无标题无名氏No.50603768 只看PO
2022-07-20(三)14:37:31 ID:ZnQRwoD 回应
岛民们有没有对拉康派精神分析感兴趣的呢?
最近拉康在互联网上越来越频繁地被提起,但多是伴随着一些艰深难懂的术语,加上国内与拉康相关的书籍也比较少,这就给入门拉康带来了一些困难。
上日亚找书的时候,偶然看到一本《疾风怒涛精神分析入门》,读完觉得相当流畅且易读。于是决定翻译过来放到岛上,作为翻译练手,也给新岛做一些内容贡献。(毕竟看了几年岛都没怎么发过串)
之后大概会每天花两个小时更新,翻译到哪算哪,应该会坚持把整本书译完的。
支持任何意义上的转载与使用,且无需标明出处
无标题无名氏No.51328197
2022-08-17(三)13:19:21 ID: ZnQRwoD (PO主)
◉为什么我们会被死亡冲动所驱动
──关于〈物〉的体验
享乐是现实性的东西,而现实性的东西是不可能的东西。这种不可能性的存在,可以说是因为〈法〉的防护。因为被这道障壁所隔离,所以实在界就成了从<立足的一侧>所无法接触的不可能的场所了。
以上的论述您理解了吗?
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惜打破这层障壁也要获得享乐呢】。当然这是因为被死亡冲动所驱使,但这不能作为说明。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会被死亡驱动所驱使】。
在弗洛伊德那边,解决这个疑问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弗洛伊德将死亡冲动当做是一种本能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在弗洛伊德的想法中,死亡冲动是人类(以及所有生命体)本来就具有的性质。
然而拉康却拒斥了这种本能论。取而代之的是,他假定了某种<体验>。
那就是〈物〉的体验。享乐的起源就在于〈物〉的体验。更详细地说,我们每个人刚生下来就有了〈物〉的体验。由于经过了这种原初的体验,我们就被死亡冲动所驱动,开始追求着享乐了。
怎么回事呢?
〈物〉的体验,换句话说就是原初的满足体验。比如说喂奶体验等就是其中之一。从母亲那里喝到奶,肚子被填饱,可以说是人类出生后最初经验的一个满足的瞬间了。这是对于人来说的第一次享乐。
这个体验作为无法忘却的东西刻在幼儿之中了。因此孩子追溯着记忆对其进行反复体验。比如说,婴儿都会吮手指头,这就是在反复由于喝奶而获得的满足体验。
这种反复行为并不只是小时候才会出现的。小时候染上的吮手指头的习惯是很难戒掉的。即使终于戒掉了,变成大人之后,开始吸烟的人也不少。吸烟与吮手指头一样,可以说也是喝奶的替代品。
可以说〈物〉的体验就是如此强烈。正因为我们无法忘却〈物〉的体验,我们才会不断盼望着能够再次获得享乐。
无标题无名氏No.51330842
2022-08-17(三)15:09:24 ID: ZnQRwoD (PO主)
◉〈物〉之享乐已经被失去了
然而这里的问题是,这样的反复行为是不能百分之百地还原原初的满足体验的。因此,总是有【少了什么东西】的感觉。
诸位读者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呢?比如说明明小时候第一次吃的螃蟹是那样美味,然而现在再吃却觉得【还是以前的更好吃啊】或是【似乎少了某种东西】不是吗?那是因为,第一次吃螃蟹的满足仅仅是那时的满足,而其在以后就被失去了。因此现在吃螃蟹才会觉得少了什么东西。
再举个例子吧。假设你去参加你喜欢的乐手的现场演奏。那时你收获了感动和兴奋。你不愿将其忘掉,还想再次品尝那份感受。然而,演奏已经结束了。因此,你购买了之后发售的蓝光影碟。这个影像让你部分地想起了当天热火朝天的气氛和你兴奋的心情。然而,那时的感动却没能完全地再次回归。果然光靠影像还是无法获得原汁原味的感动啊,你如此想着。
在此原汁原味的演奏观赏对应的是原初的满足体验,而影像对应的是反复。果然影像只能是替代品,不能百分百地再现原来的东西。那份感动在那一次之后就结束了,在之后就已经被失去了。
同样,〈物〉的体验也是一次性的东西,从中所得的享乐在以后就被失去了。人为了取回在〈物〉的体验中所得的享乐,不断地追求〈物〉的替代品。然而享乐已经失去,化作了不可能之物,因而反复行为始终都只能是一种缺了什么的东西。
无标题无名氏No.51330856
2022-08-17(三)15:09:53 ID: ZnQRwoD (PO主)
◉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享乐会杀死孩子
【等会儿......】您也许会这么想。【享乐应该是死亡冲动的满足,然而关于死亡,你还什么都没说呢】
确实是这样。为了解决这个疑问,我们必须要拓宽视野范围,思考一下带来原初满足体验的存在,与接受这种体验的存在,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那就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正如前述,原初的满足体验是母亲带来的。而母亲是孩子首先遇见的〈他者〉(「◉无<他者>则无镜像。」)。在与〈他者〉的首次相遇中,幼儿得到了原初的享乐。正如前述,孩子无法忘却这份体验,还想再次体会它。
正因此,孩子才盼望着母亲能够待在自己身边,能够给自己以享乐。只要母亲能待在身边,孩子就能够得到满足反过来如果母亲去了别的地方,孩子就感到不满。正如在俄狄浦斯情结的论述中所说的那样,这就是母亲与孩子的原初的关系(「◉从属于母之法的主体」)。
然而,这样一来孩子的主体性就消失了。孩子变成了靠着母亲就能获得满足的存在,变成了和物没有两样的东西了(此处的物与〈物〉是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的)。孩子不能踏出母亲的世界之外,几乎与母亲一体化了。就好比沉溺于享乐之海,存在已经消失了。这事实上就意味着孩子的死亡。
在此,我们就能看到,作为死亡冲动之满足的享乐是怎样一种东西了。母亲持续给予孩子以享乐,所以她是吞没孩子存在的,十分可怕的存在。关于母亲的可怕,在「◉〈他者〉的不稳定性」和「◉从属于母之法的主体」中也讨论过,而从享乐的观点来看,也可以说是同样的恐怖。
无标题无名氏No.51330868
2022-08-17(三)15:10:20 ID: ZnQRwoD (PO主)
◉父亲将享乐禁止
获得原初的满足时,孩子还不是人类。因为他还不持有人之所以为人所需要的能指,与使其发挥作用的〈法〉。确实,与母这个〈他者〉相遇时也与能指相遇了,但他还缺少〈法〉,没有作为能指被构造化(「◉从属于母之法的主体」)。
正如上一章所述,为了能够获得〈法〉,象征的父(〈父之名〉)的存在是不可缺少的(「◉〈父の名〉的导入」)。而围绕象征的父,俄狄浦斯情结的经历得以发生。
在本章的论述中重要的是,经过俄狄浦斯的过程得到〈法〉时,超脱于〈法〉的享乐就已经失去了。换句话说,俄狄浦斯情结起到了让孩子远离享乐的作用。
这也就是说,【父亲将带来享乐的〈物〉从象征界中排除出去】。孩子接受(象征的)父所司掌的〈法〉,且由于(现实的)父所实行的阉割,孩子被命令放弃享乐,〈物〉就被孩子所生活的象征界中排除出去了。
而被排除出象征界之外的〈物〉,就在实在界中被发现了。享乐被放逐到实在界的〈物〉那一侧去了,象征界与实在界之间被设下障壁。由此,享乐终于成为了不可能之物。
经过俄狄浦斯情结,人将危险的〈物〉排除并隔离出去。可以说【俄狄浦斯情结就是让孩子设定一个针对享乐的安全装置的过程】。
无标题无名氏No.51330889
2022-08-17(三)15:11:01 ID: ZnQRwoD (PO主)
◉〈那时的满足〉已经不存在了
然而正如前文所说,大多数的主体都没有充分地通过俄狄浦斯情结(「◉恰如其分的坏人并不存在」)。因此,人会想着【打倒(想象的父),取回失去的享乐】。不断地接触直接的享乐是致死性的,父将其禁止,实际上是给了孩子以安定。
如此看的话,这样的感情确实是不太合理的。然而,我们并非根本上合理的存在,这是精神分析给我们带来的教训的一个代表。正因此,我们无法从这样的感情中脱离出来。
实际上,我们容易想着【现在和小时候的那种满足真是没法比啊】。于是会想【现在那种满足已经消失,只剩下不幸了】,希望着【要做些什么,取回那时闪闪发光的生活】。
所谓的怀旧,就是这样产生的。感到小时候有着闪闪发光的生活,是因为那里(被认为)有着失去的享乐。如果再进一步,认为想象的父妨碍着那些闪闪发光日子的重新回归的话,就产生了阴谋论(「◉恰如其分的坏人并不存在」)。
然而不论主体如何愿望,「那时的满足」已经不再回来了。那是在死亡之前都不能取回的东西。
反过来说,如果死了,也许能够取回。正因此,我们被死亡冲动所驱使,为了取回【那时的满足】不惜赌上性命。
经过俄狄浦斯情结,〈物〉也还没有消失。它时常会再次出现,将主体诱入死亡的享乐中。其表现在如前面所说的奔牛节当中。
然而即使被这样的冲动所驱使,也没有什么好处。赌上性命去追求享乐,也许能够得到享乐。然而,那几乎是那个人将死的时刻了。拼命地追求享乐意味着破灭。
满足不会再次回归,这是构造上的不可能。不承认这一点,破罐子破摔,【因为有人妨碍所以无法获得享乐】产生这样阴谋论式的憎恶,我们还是不要这样,人生才能过得更加轻松吧。这正是阉割(「◉阉割──接受菲勒斯的缺失」)所教给我们的东西。
......说这话总有些消极,知道了【享乐不能取回】会让人有些绝望吧。然而,这是构造上的真实,是不得不说的。
精神分析是不会提出【如果能接受某个东西的话任何愿望都可以实现,变得幸福】这样的口号的。如果提出这种口号,那就与可疑的宗教和自我启发讲座没两样了。
不如说,在知晓【没办法的事情就是没办法】后产生出的某种东西身上下赌注,这才是精神分析。这个【没办法的事情就是没办法】,正是阉割的本质。然而我们即使脑子里明白,却不太能接受【没办法的事情就是没办法】。不论如何,我们非得获得不可能之物不可,一跃而起,赌上人生。然而,如果认为赌在不可能之物身上就好,那就大错特错了。
无标题无名氏No.51330909
2022-08-17(三)15:11:32 ID: ZnQRwoD (PO主)
◉享乐完全无法取回吗
那么,讨论已经进入后半场了。对此前的论述进行总结的话,那就是【〈物〉已失去,被放逐至实在界,因而享乐是不可能之物】。这符合拉康六十年代早期的论述。
特意标出【早期】,正是你所想的那样。因为在六十年代后期,拉康关于享乐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呢?为了对此进行说明,之后我们来看看关于新的享乐的看法吧。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此前所做的论述就是错的。也就是说,原初的享乐已经失去,这是确确实实的。
然而,我们再想一想。享乐失去之后,就不会再次回归了吗?享乐只能凭借〈物〉的体验得到一次,这之后获得享乐的可能性就完全没有了吗?
如果是此前所见的六十年代早期的拉康,对这些问题都会回答【是的】吧。【被死亡冲动所驱使,有过濒死体验的人,确实也许能够获得享乐。然而平淡地度过日常生活的人们,在无意识里盼望着享乐,然而实际上没有获得过享乐】。
但是,【死亡冲动的满足】,真的只是兴奋于奔牛节的那一小部分人的事情吗?似乎,平淡度过的日常中,也是有着〈小的享乐〉的吧——六十年代后半叶的拉康,开始深入有关这种〈小的享乐〉的讨论。
无标题无名氏No.51330939
2022-08-17(三)15:12:49 ID: ZnQRwoD (PO主)
◉从「〈物〉的享乐」走向「对象a的享乐」
比如说吸烟。吸烟的危害正如各种媒体所宣传的那样,并且其所带来的经济上的负担也绝不轻松。吸着香烟,不仅不能摄取营养,还会升高患癌症或其他疾病的风险。
抽烟的话就知道,如果是想尝尝烟草的味道的话,一天抽个十根左右就完全足够了。如果抽的再多一点的话,头会变得很痛,会变得倦怠,总之有许多缺点。然而即使如此,我们却一边咳嗽一边将几包烟都吸个干净。
只能说其中有着死亡冲动在作用吧。同奔牛节与毒 品等相比,吸烟所带来的死亡风险确实要小。然而,已经觉得不快却还忍不住继续抽烟,这是用快乐原则所无法解释的。
如此一想,死亡冲动这种东西出人意料地可以说是运作在日常生活中的东西。确实最近吸烟者明显减少了,然而除了烟草,还有比如说,每个星期吃很多次高卡路里的拉面,不断重复着酩酊大醉与宿醉循环往复的生活,这样的人有很多。这种〈小的死亡冲动的满足〉一类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谁都会有吧。
这说不上是〈物〉的体验。然而,这也不是完全没有享乐的状态。这样的话,这其中就有着某种,失去的〈物〉的残骸一般的东西在作用着吧。虽然没有〈物〉那么强烈,但其中的力量还是有着残余,是〈物〉的余震那样的东西吧。
这样的〈物〉的残渣,拉康就称作【对象a】。{*2 继〈物〉一词之后,又来了对象a这个不怎么耳熟的词,但其由来说来话长遂予以省略。不过请将此处的小写字母【a】与L图中的表示小写的他者的【a】看做两种不同的东西。其实其原本是表示小写的他者的,但经过了各种各样的过程,就变成了与其没有直接关系的意思了。}正如前述,〈物〉的享乐,一次之后就失去了。然而,在这之后,享乐并不是就全部消失了。作为〈物〉的享乐之残渣的对象a的享乐,尚且剩了下来。
对象a的享乐,不是〈物〉的享乐那种直接致死的东西。然而其中存在着一些过剩,将主体一点点推向死亡。
我们一边平常地获得对象a的享乐,一边过着每天的生活。因此死亡冲动,以及冲动满足之享乐,绝不是与日常生活相分离的东西。
无标题无名氏No.51372955
2022-08-18(四)23:08:29 ID: ZnQRwoD (PO主)
>>No.51372273
摸了( ゚∀。)
不知道是落枕还是受凉了,脖子和肩膀很酸,坐一会儿就很难受
明天多译点,应该这两天就能译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