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无名氏No.59253028 返回主串
2023-08-25(五)01:47:32 ID:UbPUYrY 回应
本串将尝试用相对简单通俗的语言,并不复杂的逻辑讲解我关注国际关系、社会学、经济学、社会舆论以来积累的一些经验,希望能与大家共勉,培养战略眼光,提高知识水平。
本肥也会将自身能用上的知识内容贴在这里,欢迎提问,肥肥会由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回复,但请一定注意自身的思考和鉴别,本肥未能答上和答错的,恳请各位有识肥哥们作补充和斧正。
无标题无名氏No.59423608
2023-09-07(四)12:54:20 ID: UbPUYrY (PO主)
肥哥的思想比较偏向虚无主义,本肥讲一个对我启发很深的故事吧,肥哥自己做鉴别(`・ω・)
当时我在看叔本华和尼采,还处在研究哲学的非常基础的阶段,每天走在路上都在想,我为什么而诞生,我为什么而继续生活?
想着想着就颇觉疲累,感觉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既然我对整个族群的生活和演进都没有意义,那我的存在岂不是一种浪费?
直到我看到一部电影,里面的哲学老师教给我了一个态度,就是哪怕面对的是虚无,仍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去思考问题,而是以正面且非常感兴趣的态度去探讨问题。
应该是“哦!这里有一个问题,我要解决它!”,而不是“唉,这里有个问题,反正也解决不了。”
哲学史就是一个从古至今的问题集,前一个探索者都会给后一个探索者留下问题,有时候也许一个人究其一生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但是既然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就不能说他的思考是没有来过的。
还有一个注意的点是,在我们的人生中每个人都拥有只有自身才能看到的侧面,在观测者理论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的观测者,而每人看到的世界都不尽相同。
我们每个人都是注定狭隘的,我们只能做到相对的觉知,加强自己对客观世界的分析掌握能力,与其他不同的观测者分享我们的视野,才是让自己不盲目的方法。
保持思考和学习,探究式学习能让你打开新的窗户,而思考能让你透过窗看到属于自己的阳光。
每个人感兴趣的分野都不同,我们需要的,只是在自己不讨厌的路上持续前进,把收获分享给你认为值得分享的每个人,这就是我人生态度的一角。
无标题无名氏No.59434390
2023-09-08(五)12:27:30 ID: UbPUYrY (PO主)
阳过了ᕕ( ᐛ )ᕗ
但是马上放假了,当两天星际仓鼠先| ω・´)
这所学校没有补习能有完整的双休真的是太感谢了(`・ω・)
无标题无名氏No.59434443
2023-09-08(五)12:33:00 ID: UbPUYrY (PO主)
最近美国又开始闹blm 然后借此机会零元购,只能说不劳而获的结果是继续不劳而获|∀゚
英国伯明翰破产了 开源节流 未必不能拿来当他山之石攻贵州( ゚∀。),但是英国自有国情在此,还在被美国拖经济对赌的情况下,英国政府估计也没什么钱周转|∀` )
美国这次加息收割的最有可能是英日,看未来经济的情况吧( ノヮ´ )
无标题无名氏No.59481254
2023-09-12(二)12:15:12 ID: UbPUYrY (PO主)
对于肥哥的问题,首先我先分析现实的工作环境,然后再回答和虚无主义以及形而上目标的问题。
1.生活压力大,劳动付出和劳动获得不匹配
在工作中感觉到疲累的情况,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工作量过大、工资相对较低导致的,获得的工资少就导致在生活中捉襟见肘,从而使自身产生明显的倦怠感。
第二种就是劳动本身不能使你获得意义,工作只是无意义劳动的重复,自然从中也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从而陷入虚无主义的深渊。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没有办法解决,因为客观现实中有很多现实情况决定了你的待遇问题,包括学历、就职方向和你自身的努力等,当然也有环境的问题,我国目前的大部分情况是:中高级知识分子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工资和福利以及对应的工作岗位,手工业劳动者和蓝领、服务业等从业者也没有与外国同业者获得类似标准的薪酬,为了维持国际上的竞争力,中国的人力市场一向处于一个对于资本而言的相对低成本、高收益的环境下。
第二个问题,其实主要是心的无法安顿问题,特别是对于个人的“无限心”的安顿问题,在相对物欲和浮躁的大环境下,由资本带来的思想,如消费主义和唯金钱论等占领了舆论的主导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会出现个人意义的缺位和心灵家园的缺失,在改革开放而来的快速经济发展期,这个问题被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和快速而唾手可得的经济收益所掩盖了,用文艺的修辞手段来讲,那是一个“红日冉冉初升”的时代,实际上,那是一个物质条件不断升级,普遍的精神意义反而衰退的时代。
如果你仍记得我国民众在殖民的水深火热中挣扎的近代史,那么你会发现我们民族的思考从农耕文明向现代思想靠拢的过程中,最开始解决的是基础的温饱问题,温饱就代表着意义,紧接着随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升级,对于意义的要求也逐渐升级,此时出现的就是榜样效应。
雷锋或者领导人将自己树立成一个榜样或者膜拜的对象,以标语化的倡议或者道德标准,订立了一个普遍的精神认同或者道德要求,出于对榜样的效仿或者盲信,这样的要求会逐渐潜移默化的转移为对自身和社会的道德规训,从而获得短暂的精神麻痹效果,实际上没有找到自己自身的意义,而是为了虚无缥缈的道德标准和民族整体诉求的混合而努力。
不得不说这样的效应有一定的愚民色彩,并且随着榜样本身的逝去,它所附带的精神美德会逐渐腐坏,规训会逐渐失去作用,甚至被别有用心之人曲解,逐渐变得庸俗化甚至神化。
在榜样效应消退之前,标语和群体的民族认同成为了我们的集体印象,我们一以贯之的爱国教育就是这种认同的保持,这样的认同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但是仍然没法解决一个首要的问题,那就是个人的安顿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选择做,或者被倡导做一个螺丝钉,做集体中的个人,以集体的荣誉感作为个人实现的一环,如果大家对上一辈的时代有印象的,就会发现,当时的劳动者不是以一个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集团中的青年工人”为单位的,在我父辈的记忆中,如果你在那个时代违反了交通规则,那首先应该联系的,是你所属的单位,个人被模范化为了集体中的个人,对集体中普遍个人的要求就变成了一种附属于职业的道德规范,对集体的付出就成了一种用于个人的生存意义,那个时代是几乎没有属于个人的理想的。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进来了,集体的首领们开始思考得失、利润、成本的问题,于是这样的集体经济自然而然无以为继了,市场经济的出现会倒逼企业家收紧成本,用一种新的目光去审视劳动者,于是雇佣关系就出现了。
此时集体的身份认同显然也无法作为个人意义的辅助了,很多人从集体中跳了出来,获得了自己的东西,我们常说在那个时代,善于为自身谋取利益的人,在新的时代往往因为拥有了资本而活的不错,这种利己主义催生了新中国的第一批中产阶级,也同时对旧的荣誉体系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和异化的模范作用。
紧接着就是资本主义盛行的时代了,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就是在个人意义缺位和全球化浪潮、新自由主义出现和外国势力开始参与国内舆论开始,这一批利己主义思想的小资或者中产阶级,很快就因为自身思想的匮乏和曾在集体生活中被影响的盲目感,而做出了倒向外国势力的举动,他们盲目的相信外国的宣传,并自发的、以一种皈依者狂热的姿态向外国摇尾乞怜。
劳资关系的改变自然就导致了个人重新被孤立为个人,一个劳动者,而不是集体的附属品,由此我们就会开始思考个人的得失,从而获得了一个新的思想问题:当我们失去了国家层面或者大环境层面的道德规训、社会规训,我们的个人理想应该何去何从?
我常说马克思是一种超越的理论,因为他能在批判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而当我们将这样的智慧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得出一个思想上的进化方向。
那就是在绝对个人、相对意义前提下的,对现今思想环境的自适应和自我改造。
难道这就代表我们就此独善其身了吗?也不是。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是我们再也回不到那个盲信集体的时代而已,我们在我们的一生中将恒久是个人,不再是集体,不再去膜拜别人,也不再盲目。我们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在我们的前辈已经看透了统治阶级的真相,不在盲目的被人牵着走,不幸的是我们虽然拥有了解析敌人的理论和知识武器,对于自己的安定却仍然是缺位的,我们不再把斗士和斗争的过程作为自己的身份和精神目标,那么我们就只能从民族和精神入手,追求自己在文化中的实现。
该怎么实现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重要的是你觉得什么有意义,你觉得什么可以对未来产生深远的有益影响,保护你应该保护的人,为你在意的人引路,为你内心的理想而奋斗终生。
对于我来讲,就是教书育人,在这个时代,普通的教学关系也只是一种雇佣,但是在这之上我拥有了我的理想,就是引导开启年轻一代的智慧,充当他们思想上的压舱石。所以我得以获得我自己的安定,因为我觉得这是有意义的,有利于我们民族的未来的,所以我在做工作的时候,就绝不会在意自己的任何得失。
你自己的路得自己去找,但是重要的几点是:符合时代思想的流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追求自己理想的实现。绝对个人,相对意义,就是当前时代的流向之一。
无标题无名氏No.59481259
2023-09-12(二)12:15:34 ID: UbPUYrY (PO主)
2.工作意义和工作获得感之间的问题
世界上有那么多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有意义,都能让人拥有获得感,这样的工作是有限的,我很幸运自己有机会获得这样的一份工作,但同时我仍能看到更多的、没有这样意义的工作客观存在。
有时候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司机,每天的工作就是开车和下班,那你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吗?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对应两种不同的处事态度。
第一种自然就是麻醉自己,你可以把工作以外的生活看作是真正的活着,可以在工作中发呆思考自己的东西,从而觉得找到了思想上的闲适,可以麻醉自己说你对自己的客人就是有意义的,给他们提供服务就是帮助了他们,从而拥有形而上的获得感。
第二种就是当你没法再麻醉自己的时候。此时虚无主义自然而来,我对虚无主义的描述一向是“深渊”,对于它来讲,答案不是麻木不仁就是空空洞洞。那要怎么在虚无中发现自己的东西呢?
我们必须知道一句话:人类恒虚无。
虚无是我们生来自在的属性,也是我们自然附带的东西,它既深入我们的灵魂,时刻陪伴我们行走,又出离于我们的灵魂,让我们难以抓取。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认同、依靠和信任,而虚无是对于上三种的缺乏,也是对意识到这三种需求的能力的缺乏,就像抑郁症患者感受情绪像隔着泡沫,对于虚无主义,我们也向来如此。
存在即意义、实在即快乐、恒心即释然,这是不一定常遵循,但时而有用的三法则,一个重点是:人在世间,永不抽离。
存在即意义:感受自己在呼吸,感受自己正存在,体肤能发觉,四肢能移动,五感能感知,这些自我们基础的动物性而来的东西,能让你感觉自己正活着,也感觉到自己正存在。更深一层来讲,当你开始胡思乱想的时候,停下来,然后放空你的思想,去感受尘土的浮动、空气的湿意,然后问自己,要去哪,为什么不幸福?然后尝试生成一种情绪,使自己微笑,在思考和放松间,你会找到一种状态,从而获得更多在这状态之上的东西。
实在即快乐:有时候快乐会浮现,去享受它,它既然出现,就去感受它,不用多想,快乐实在,所以你的快乐就实在,你就实在。不用去相信什么好坏、输赢、高低,无论你是快乐还是绝望、平静还是愤怒,都有一个核心的“你”是不变的,这个“你”的实在才是最重要的。
恒心即释然:读一本书,别期待它结束,它永不结束,所以你就要专注去读,看一棵树,不必期待它枯死,它永远存在,所以你要专注去看,书、树、每一个事物都值得专注,专注间,你自然会释然它之外的东西,把其他东西都放开吧,此时你只恒心于眼前。
无标题无名氏No.59481299
2023-09-12(二)12:20:33 ID: UbPUYrY (PO主)
本来还想延伸一下关于无限心如何安顿的问题,都是本肥发现本肥的思想和思考已经充分表达出来了,该怎样安定自己的无限心,是自己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本肥已经把本肥的路指出来了,本肥不愿意大家就都跟着走,这样怎么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自己的幸福不是别人给的,肥哥们选哪种方法,就去信任和追求就好了(`・ω・)
对思考和幸福来说,永远不会晚。|∀` )
无标题无名氏No.59481400
2023-09-12(二)12:29:52 ID: UbPUYrY (PO主)
好累哦 一篇文磨了半天 但是写出来后很有成就感,也很开心 哪天晚自习的时候,也和学生们白话一下吧(=゚ω゚)=
补充些讲的细一点吧,希望不会误人子弟(`・ω・)
无标题无名氏No.59493338
2023-09-13(三)13:16:11 ID: UbPUYrY (PO主)
啊 本肥不是经济从业者 也不是经济专业出身的 知识全来自于看书 所以可能和主流学术的思想并不一致,实际上本肥拖了这么久就是因为怕写出来贻笑大方(´゚Д゚`)
无标题无名氏No.59503617
2023-09-14(四)10:57:55 ID: UbPUYrY (PO主)
舆论辩证法更新
1.统计学问题
例:按照美国就业统计口径,因长新冠而无法就业的人群,是归类到“放弃工作”人群里,也不算做失业人口,并将医保相关的消费加入总体消费数据
我国失业率统计不再公开等问题
关注:统计学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利于舆论的统计结果基本不会放出或修饰后放出,国际上的统计指标会影响国际对单个国家的整体估值,并且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水分和偏差。
方法:关注一个经济指标或统计指标的每一个细项,注意它的组成结构,而不是从表面的数据出发就盲目的论断,要结合不同的前提条件,比如当看到美国的失业率,需要刨除影响真实结果的误差部分。
就好像人工智能里,做测试集之前需要对已有的数据进行清理那样,在美国的统计学中,因长新冠而无法就业的人群就是会影响拟合结果的垃圾数据,在你进行分析时就要学会进行排除和识别。
2.定语问题
例:中国完成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非人灵长类动物试验
关注:其中的定语有:介入式、非人灵长类、动物试验
方法:许多在新闻联播上提及的新闻,经过新闻专业处理后才会显示出独特的突破或创新性,如果不对该专业的同等级成果有所了解,就不要只拿着新闻标题就去鼓吹自己国家获得的成果。很多成果确实在其独特的领域或分野有长处,但在整体的行业领域只是中等偏上或者微小的进展和突破,并不值得大书特书。
特别是定语很多的新闻,要注意抛去这些定语之后,这个进展是否值得国际层面上的注意?
3.一般真实,一般虚假,借由真实确立对虚假的隐性认同
例:美联储加息有利经济,未来美国经济长期上扬态势已定
关注:前半句半对,后半句全错
方法:注意标题间的因果关系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比如这个标题中,美联储加息短期来看确实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流动,但并不代表长期不存在风险,而且并不能成为美国经济将要上扬的证据,这之间的逻辑链条是断裂的,只是在唯心的层面上有相同的情感认同,很容易影响对美国现实经济情况并不完全了解的中老年人。
其中比较可怕的是,一旦你认同了前半句的结果,可能就在潜意识中对后半句建立了认同,并借由这种认同产生对国际形势的误判,在最近的舆论宣传案例中,有很多新闻借由这种模糊的形式,使人潜意识相信福岛核污水无害或片面有害,产生了恶劣的舆论影响。
如果你没有对一个标题所附带的信息有充足的了解,就不能依据部分你看的出的正确,去相信其全面的正确。你需要仔细的批判、思考和查询,这也是我主张不要去看短视频的原因之一,人是有弱点的,在舆论战上,利用人的潜意识对人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是舆论传播的必攻点之一。
建议大家去了解工业心理学,了解企业家是如何利用营造公司的环境来使劳动者产生归属感和获得感,从而培养出一个主动为公司的利益辩驳的精神资本家的,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旦被有意识的利用,其后果很可能使人在不主观知情的前提下,产生非自己所愿的改变甚至是思想、立场的异化,这是我们在这个信息富集年代必须注意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