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模式 - No.59253028


No.59253028 - 科学


无标题无名氏No.59253028 只看PO

2023-08-25(五)01:47:32 ID:UbPUYrY 回应

本串将尝试用相对简单通俗的语言,并不复杂的逻辑讲解我关注国际关系、社会学、经济学、社会舆论以来积累的一些经验,希望能与大家共勉,培养战略眼光,提高知识水平。

本肥也会将自身能用上的知识内容贴在这里,欢迎提问,肥肥会由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回复,但请一定注意自身的思考和鉴别,本肥未能答上和答错的,恳请各位有识肥哥们作补充和斧正。

无标题无名氏No.59739251

2023-10-04(三)13:20:16 ID: UbPUYrY (PO主)

>>No.59731477
(;´ヮ`)7错串了?还是错饼

无标题无名氏No.59801247

2023-10-10(二)12:12:47 ID: UbPUYrY (PO主)

>>No.59739251
西行漫记读后感

1.有关于时间的问题

最开始读这本书时,我总是片面的认为这本书记录着红军的“创业期”,但是根据序言的说法,最开始斯诺与红军接触实在1936年后,也就是四渡赤水、长征成功之后,那么我所谓“创业期”的看法就过于片面了,只是彼时红军的精神风貌在我看来还是相当理想化的,抱有一厢情愿式的“未来会变好”的愿景,以及对俄国的部分崇拜、对苏维埃政体制度的盲目相信,直到本书结束,这样的现象都一直存在。

2.从红匪、苏区,到红军、革命老区

贯穿全文的名目变化说明,在那个时期和白匪齐名的红匪,并不拥有在国家层面的话语权,同时在思想和组织架构上,部分是照搬俄国的体制,同时也萌生了自己的东西,比如还地于民、亲民帮扶的对民政策、口号和宣传上的殊胜,以及利用了农民、穷人等的身份认同,打造了一支让民众可以相信和用脚投票的军队,获得了极高的声望和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话语体系也是在一个政体获得统治权后创造和发祥的,我对这样的演变过程,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思想转变的契机十分感兴趣。当一支以工农为主的军队,它的领导者一下子变成整个中国的统治者,他的思想会怎样改变?随着时间跨度的拉长,对于时代局势的判断会引导他们做出怎样的决断?

3.关于领导者本人

我曾经看过一部记录了毛生平的现代电视剧,但是在毛本人进入图书馆前后,我就放弃了观看,因为过度的美化,忽略了人生选择中真正重要的部分,反而关注于交友、婚姻、如何获得赏识等机遇,我认为相对重要的:对于各行各业的实践和体验、如何领导工人革命的经验、如何动员以及怎样和掌握武力的军阀斡旋,这些真正能体会他变化和成长的部分反而语焉不详,着重强化了一个“读书人”的形象。

但是实际历史上的毛绝不是只靠读书就能获得能打运动战的思路和战略视野的,其中必然包含大量的军事知识和带兵经验,以及对时局、对人心、对未来的判断和分析,就连陈独秀和蔡元培这种在新文化运动中的笔杆子都曾经有一起做炸药刺杀的经验,一个能领导如此庞大军事集体的人,怎么可能只靠读书?

4.关于独立的经济体系

有一个独特的细节,就是“红匪”有自己的钱,和国民党推行的货币不同,这是一种独立的货币体系,它的锚定物可以是掠夺的获取物,也可以是粮食,最开始时的锚定物肯定不是红军的信誉或者信用,一定是实在的通行物,但是在这样的集体经济之间,钱会怎样流通?是以计划经济中的粮票形式,还是以一般等价物做交换?

我又注意到,斯诺本人在给红军集体中农民钱时,农民并不乐意接收国民党印发的钱,反而是欣然接受了红军的货币,这侧面证明这种货币有稳定的锚定物,并且能够立即兑换,于是我假设,红军当时已经有了自己的货币体系,而且是能够把货币当作一般等价物实施交易和交换的。紧接着一个问题萌生了:为什么在建国七年后,又选择实施了计划经济?我很想知道这样选择的时代背景和在当时环境的可行性。

5.关于美化和宣传修饰

就好像电视剧能把一个不修边幅的农民武装革命家渲染成一个彬彬有礼的读书人一样,很多与过去红军相关的史料和文学产品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甚至有意的遮掩了其中的片段,用口号、爱国热情,甚至是更表面的身份认同衍生出来的空话去定性,直到今天,一些明显的决策错误甚至出现了避讳的现象。

这显然利于统治的稳定,但是不利于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对过去史料的研究,就好像一个报喜不报忧的学生总让家长摸不清成绩的水平,这种有意的模糊最终会造成明显的割裂,会思考和深挖的人,与没有时间空闲只能看表象的人之间的:思想深度、看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社会形式的判断能力都会大相径庭,从而导致知识分子、统治阶级与普通民众的思维、思考方式截然不同,进而导致阶级固化和阶级之间的矛盾加深。

对于统治者来说,中产阶级及以下的思想深度应该停留在知而能说,说而不全,有方法而无内核的层级上,包括最近短视频的宣传案例,也更多只是提出了方法和路径,并不深挖思考方法与思想内核,颇有点类似“有法有术无有道”所描述的图景。

无标题无名氏No.59828738

2023-10-13(五)12:48:11 ID: UbPUYrY (PO主)

短期自我批判与倾向分析
应该放弃法国式自我毁灭的诗性或习惯性的悲哀情绪。
应该放弃对统治阶级的无端厌恶,这会导致偏见。
应该放弃过度悲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停滞不前的懒惰。
应该尝试对自我思想改造和批判。
应该主张对客观现实的改造而不只重视心因性的原因。
应该停止从论述跳转到阶级差异的思考路径。
应该停止无端的仇富。
应该修正高消费=高收入的消费主义思想,以及对应的虚荣心,将财富和储蓄转为追求个人自由以及抵制风险的工具,而不是被捆绑的需求所限制,追求更高的消费。
应该实事求是和重视对事分析,非必要不延申。
应该养成随社会环境变化的理论储备。

无标题无名氏No.59830549

2023-10-13(五)16:28:16 ID: 0Vxjjqg

花了一个下午摸鱼时间把本串看完,十分敬佩po主的知识储备。一些对实事的分析、人生的感悟也让本肥受益匪浅;这样有深度、让人平静的分享在今天的互联网已经十分罕见了。希望po主在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闲暇中能多多更新(=゚ω゚)=

无标题无名氏No.59830990

2023-10-13(五)17:18:29 ID: UbPUYrY (PO主)

>>No.59830549
谢谢( ´∀`) 也祝你生活幸福

无标题无名氏No.59908564

2023-10-21(六)11:10:23 ID: UbPUYrY (PO主)

最近思考上比较无聊,肥哥们可不可以给肥一个选题,以上的领域都可以哦,像人文关怀或者时事评论也可以的|∀゚
肥一直觉得,不断的思考和学习并养成习惯,就这样保持一生是非常好的(*´∀`)
所以有问题或者想咨询的事情都可以丢给肥,肥会在思考和整合后好好回复各位肥哥( ゚∀゚)

无标题无名氏No.60003518

2023-10-30(一)09:21:56 ID: teCWQ7o

>>No.59908564
给肥哥提点问题,也是我在想的问题。我个人的专业背景是金融学和心理学,毕业了快十年也是按自己兴趣看了各类书,那么问题是...

既然社会是由人组成的,那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是如何造就了现在的社会的?当今的生产、消费、交易的市场模式(不管称作是什么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这种市场模式为何能成为主导,与个人心理之间能找到联系吗?

当然思考上面的问题,最终还是想找到马克思所理想的社会形式是否能从人的心理上找到实现的依据,如果有那么差距在哪。我个人也算得到了我自己的一些答案,不过还是先把问题交给po看看吧。

无标题无名氏No.60007215

2023-10-30(一)16:27:14 ID: UbPUYrY (PO主)

>>No.60003518
你的这些问题,以我的知识储备和时代局限性,无法全面的回答,我只能选取我所总结的一部分,希望对你有启发。
1.社会这个词的定义从不同角度去看都不一样,每一种思想对于社会的理解都是不尽相同的,有人认为社会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历史运动的真实主体,有人认为社会是人与人相联系的整体关系形式的描述,如果你认为社会是由人所构成,而每个人都组成社会中的单元或一份子,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人的心理和物质上的需求自然就成为了这个分子的外延,人们从心理和物质的需求出发,与其他分子产生联系,分子间的相似性同时会引发分子间的共振和共鸣,形成集体关系、伴侣关系、朋友关系等,人在社会中并不天生就独立存在,而是在环境和其他分子的影响下不断演变和完善自身,同时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
社会是环境和分子的综合,客观的环境会影响到分子,分子也会影响到环境,一切事物都是变动着互相影响的,单个分子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只能使分子影响其本身和其周边的社会关系,而不能对社会的客观综合造成影响,只有这样的分子汇集并拥有相当的规模,才会对社会的现实进程、结构、语境产生相对的影响。
仅仅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无法对社会整体构成影响,也无法因此而构建一个社会。
社会包容了经济的因素、心理的因素,同时更无法忽视历史的因素,多种因素汇集起来,才能构成个人所看到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观察到的社会是片面和相对的,只有历史能相对客观的观察过去的社会,这样的观察也失去了它的现时性,所以也无法完整的描述社会本身,只有限定社会一词的出发点,从有限的领域去阐述和猜测一个领域的社会,才有描述和预测的可能。
如果你的专业是从金融和心理开始,那么你就可以尝试去推理经济及心理上的社会进程,思考什么样的经济现象和心理因素影响和构筑了社会的哪些部分,可以是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是对个体的影响,这些影响的发端正是你需要回答的问题。
2.当今的生产、消费、交易的市场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现在的市场模式其实和石器时代的以物易物在根本上没有那样大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之后,生产和交易可以成为一种职位,消费可以成为一种行为而已。
如果你真的要追求这样的模式如何产生,那我只能想到最基本的,也即人的需求所导致的物的交换,促成了市场诞生的基本。
如果你想问当今的贸易市场如何形成,那么我只能说,是在国家信用的背书之下,不同的个体,或者是以国家为单位的个体的集合,从不同的需求出发,在各自国家信用(包含武力)的担保下,进行的物或货币的交换,而各自不同的经济形式、不同的需求变动,以及经济条件、国际形势的浮动导致了交换价值的变动。
如果说这样的市场经济能与个人心理产生联系,那么我只能想到因为不同的生态位而导致的不同心理现象,比如卖方心理、买房心理、消费与交易的心理学等等,以及从个人处境开始的心因性因素,使人参与到交易和生产中去。在我看来心理因素一般较少在国家间的贸易,或是较大的集体、集团之间产生影响,这些大宗贸易主要基于利益的考量。
3.马克思所理想的社会形势,我会想到共产主义,即便我今天再去回看共产主义的每条描述,我仍然觉得这实在是太过理想了,它实现所需要的物质充沛、民心博大在我看来是目前无法实现的,哪怕在我目前最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小说中,我仍然会保留有力的政府、执法机构、市场监管机构等。
如果真的要实现共产主义,那必然会有的,就是从环境开始的,对个人心理的全面改造,在真正的共产主义中,那些从非共产而进入共产主义的,必然不能看到任何一丝的不公,不然过去的惯性会自然将他们拽入猜疑和利益计算中去,共产主义将名存实亡。
这就强调每个个体都必须要有完满的心理状态,即从根本上相信公平、共产,以及博大的胸襟和无限的宽容。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我的思想具有相当的时代局限性,正因为我在这样的局限的时代中,所以我无法对未来的景况做出太理想化的判断,因为共产主义在当代意味着理想,而理想表示暂时无法触摸,如果有一天现实情况真的要实现共产主义,那我一定会为它的诞生献上喝彩,因为那是多少辈人曾经的理想,那一定也包含了我想要实现的梦想和想要的劳动形式。
这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思考,大环境下的心理变化,是否也是一种外部因素对个人心理的改造和异变呢?

无标题无名氏No.60007345

2023-10-30(一)16:44:26 ID: UbPUYrY (PO主)

因为本肥不是金融/心理学从业者,所以可能没能理解你问题的意义或提问的方向,导致在回答上有偏差,如果是这样,你可以换一个表述方式详细描述你的问题( ´_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