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无名氏No.61556425 只看PO
2024-03-09(六)12:23:48 ID:aJm3cqo 回应
非网文记录串
无标题无名氏No.64281737
2024-11-03(日)23:59:41 ID: ulQfVcn
>>No.64277252
那要不瞅瞅《罗密欧与朱丽叶大战僵尸》?打发时间挺合适的( ゚∀。)
哦,之前还看过一部电影,《傲慢与偏见与僵尸》,感觉这一挂都挺适合无聊的时候拎出来看,反正跳着看也不会觉得错过,看到有意思的那就是意外惊喜(ゝ∀・)
无标题无名氏No.64305194
2024-11-06(三)12:52:50 ID: aJm3cqo (PO主)
《当代形而上学导论》 Macheal Loux
分析方法,主要涵盖了古希腊、中世纪和当代英美相关的讨论。
好看,爱看。
无标题无名氏No.64321606
2024-11-07(四)23:11:38 ID: aJm3cqo (PO主)
《中国文化精神》钱穆
电子榨菜,边吃饭边下饭看。
强调民族性自然是不错的,让我来我也自然会强调民族性的,尤其是在历史学这样的领域里。但是对国学的一些态度……
唉,也许我太现代了,总之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无标题无名氏No.64338330
2024-11-09(六)17:33:37 ID: aJm3cqo (PO主)
>>No.64260358
The students' guide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Ward Jamie
Chapter 7 the attending brain
这里的注意力不是那个集中精力思考的注意力,也不是那个“显然易得、注意到”的注意力,而更多侧重的是针对外界刺激的信息选取的注意力(与忽视相对的注意)。
顶叶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注意过程中都扮演了关键角色――控制与感知之间的接口(interface,大概应该这么译?)
关于具体的注意力模式还没有共识,因而本节介绍了主要的几种模型: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biased competition theory,the premotor theory of attention
不过没有视觉那么有趣,可能是因为图景还不是很清晰。
无标题无名氏No.64348444
2024-11-10(日)18:37:23 ID: aJm3cqo (PO主)
又下了一大堆电子书,还好我释放焦虑的时候都是下盗版,不然肯定给我整破产。
最近先对强纲领运动发生了兴趣,又对语义学的方法产生了兴趣,但是没有时间……而且现在想往后学数学也没时间学了,能不能把当年学线代的时间匀一点出来给我一比一兑换成概率论和统计啊(恼)以及能不能把用来看欧陆黑话的时间一比一兑换成分析哲学啊……
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的阅读史,尤其是精确到哪年哪月哪天读了什么的阅读史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了。所以说把阅读史如实记录的人其实是比鉴证还过分的赛博露阴癖吧( ゚∀。)
无标题无名氏No.64363746
2024-11-12(二)07:22:40 ID: aJm3cqo (PO主)
《金阁寺》 三岛由纪夫
书是和一位同学借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硬壳纯色的装帧上印着烫金的一颗小小的寺庙标识,干净温柔,同学是个笑起来像清冽冽的熏香般雅致的男孩。
无标题无名氏No.64365942
2024-11-12(二)12:20:10 ID: aJm3cqo (PO主)
>>No.64363746
也许我的关注点有些奇怪,但我目前看过的两部三岛的小说的视点都出人意料地相似,三岛喜欢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写的少年细白的肉体、黝黑的肉体,汗香,温热的触感――
以及主人公心里深深潜藏着的自卑与绝望,那自卑几乎像野火,红莲一样从天上落下来的野火,最后从心里烧到外头,把金阁寺烧毁。
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三岛由纪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及其相似的两位作家――在对边缘性人格的描写方面,金阁寺用坚硬致密的文字让主人公的孤僻偏执活过来了。那种咬牙切齿般的精神病性倾向,变态的对妄想的美的痴迷――三岛总是隐隐约约地透露出那种“最美的事物恰恰在其被毁灭、被亵渎玷污的一瞬间以其丑恶而成为美”的倾向。
三岛真是会写变态,我说。像隔着用大理石雕出来的纱幕而浮出来的变态,肉体,幻影,倒错与死,陶醉迷乱,扭曲与爱,平庸之恶,终极意义。
金阁寺恰恰是驱力的化身,永无止境地自我旋转的死亡驱力寄寓在它的身上,驱力的本质在此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驱力的欲望恰恰是害怕自己失去欲望。幻象般、魔力般地自我运转。金阁焚毁,也许是幻象般的解脱与新生吧。
写得乱乱的,不太会写评论。
无标题无名氏No.64386736
2024-11-14(四)12:56:01 ID: aJm3cqo (PO主)
《科学革命的结构》 托马斯库恩
看爽了,对科学史材料的运用十分出色,也道出了我多年来的“模糊的感觉”,以前没怎么接触科学哲学,如今读来真真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 ゚д゚)
以前读哲学史以及读波普尔的时候就觉得不太满意,逻辑实证主义那一套就像鸟类学家与鸟类一样,尽管表面上它和客观漂亮且符合我们对科学的印象,但这和我的教育经历中的体悟并不相同。在稍微缺乏定论的领域我们面临的都是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论、模型以及一大堆的特设性解释,证伪性那一套根本没啥实操性(就像鸟类并不关心鸟类学家如何描述鸟类的飞行方法一样)认知科学里的一大堆模型与理论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证否就能解决争议的。
“范式”这个概念完全契合了我的模糊感觉,科学本来就是突变式进展的,以及突变之间漫长的一种范式的统治,而无关简单的证成或证否。
无标题无名氏No.64412953
2024-11-16(六)22:51:10 ID: aJm3cqo (PO主)
《射影几何趣谈》冯克勤
覆盖的内容大致与克莱因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覆盖的内容是一致的,从笛沙格对合定理这类用初等方法难以证明的定理引入,然后讲射影变换、射影不变形以及一些经典结论的证明。略略翻一下,因为内容有些重复了,一些习题又没有兴趣去写(我要真想学射影几何就直接去找教材了,翻什么中学生拓展读物……当高级科普看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