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无名氏No.64998152 只看PO
2025-01-14(二)20:23:26 ID:blScsvz 回应
各位有没有什么当地的怪谈或者民俗传统分享,想写民俗怪谈小说收集点素材,北方地区又没那种文化氛围|ー` )
无标题无名氏No.65007335
2025-01-15(三)19:47:27 ID: x7n7p4j
>>No.65006632
是的,就是广西肥。
其实广西这边有很多可以挖的民俗,比如阿肥提到过的花神和二次葬。阿肥日常生活接触比较多的还有后土龙神和伏波将军马援。
后土龙神可以视为山神。广西这边下葬喜欢看风水,一般来说墓地会选在山上,在给人盖坟的同时,还要另外立一个小土包和牌位,上书“本山后土龙神”,以和逝者同样的规格来祭拜。
伏波将军马援的话,就是汉代那位平定了二征起义、安定岭南地区的马援。这边的话会将其视为祭拜的对象之一。
还有的话就是道公,算是民间神职人员的一种,涉及的功能很广,比如丧葬。阿肥这边把他们的行为称为“唱道”,顾名思义,在作法的时候会进行颂唱,内容因场合而定吧。阿肥最近一次接触道公是在肥奶奶的守灵上,是用壮话唱的,大概唱的是希望逝者安息、福泽后代之类的内容。
无标题无名氏No.65008251
2025-01-15(三)21:27:40 ID: dlHu3ku
在天津听说的民俗:栓娃娃
好像还有同名相声吧。复制的百度内容:
宋朝末年出生于福建莆田的女子林默,“生而神异,有殊相,能知人祸福,拯人急难”,她只活了二十七岁即升天成为海神。浙闽粤诸省的沿海渔民奉她为“天妃”,港澳台地区则供她为“妈祖”。元代南粮北运一度改走海路,来自中国南方的船队千里迢迢驶进大沽口,进入“海津镇”。那时的天津已是大码头,由此转运漕粮前往元大都,就是关汉卿居住的那座城市。古代海运风险很大,人们便乞求神灵保佑。几经风险的水手们纷纷传说,夜航突遇狂风巨浪,海天一方随即升起一盏盏红灯,这是妈祖前来救难了。因此,船家们便在天津海河两岸建立庙宇,以谢神恩。建于一三一六年的坐落在大直沽的天妃宫被称为“东庙”,多年之后为八国联军战火所毁。建于一三二六年的坐落在小直沽的天妃宫被称为“西庙”,幸免于难保存下来,也就是今日古文化街上的“娘娘宫”。后来,康熙皇帝敕封林默为“天后”。历史上的“天津皇会”俗称“天后回娘家”,可谓盛况空前。
事情总是要起变化的。原本保佑船夫渔民航海安全的妈祖,落户三岔河口之后受到天津民众的顶礼膜拜,同时增加豆浆哥哥和王三奶奶一系列本埠神灵,天后宫内涵扩而大之,有了“送子娘娘”的神灵。于是,前往天后宫上香跪拜祈祷一帆风顺的赤脚船老大,逐渐演化为发心许愿乞求生儿育女的花袄小媳妇。这正是天津本埠文化与外来神灵的融合。天后宫这座庙宇的主题,也似乎得到悄然演化,更加贴近了天津市民百姓的心理要求。
既然天后宫里供奉了“送子娘娘”,“娃娃”便应运而生,并且形成天津卫独有的“拴娃娃”习俗。这种世俗的求子方式十分有趣。娘娘宫大殿的供案上摆着一堆泥娃娃。前来求子的小媳妇跪拜祈祷,并且掏钱捐了香火。此时道士闭目击磬,以示祝福。小媳妇趁机伸手拿个泥娃娃,揣进怀里转身便去,然后掏出一根红绒绳儿将泥娃娃拴住,以防走失。
翌年喜得贵子,拴来的泥娃娃便是“大哥”,新生婴儿则排行第二,是弟弟。从此往后随着弟弟的成长,年年都要将“娃娃大哥”送到天后宫附近的娃娃铺去“洗”。所谓“洗娃娃”就是花钱从娃娃铺里换个新的“娃娃大哥”回来。天长日久年年洗,娃娃大哥长大成人,身穿长袍马褂,蓄起胡须变成大伯子,逢年过节全家供奉。久而久之娃娃大哥甚至被“洗”成老太爷———享受着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一直到弟弟终老,娃娃大哥才被家人厚葬升天。那年头天津卫四世同堂的家庭里不乏百岁高龄的“娃娃大哥”。
无标题无名氏No.65008269
2025-01-15(三)21:29:39 ID: dlHu3ku
>>No.65008251
最好玩的就是这个娃娃大哥是成套的,可以去庙里换,好能“长大”
而且吃饭过节也都得想着大哥,给大哥留一份
无标题无名氏No.65008326
2025-01-15(三)21:35:08 ID: x7n7p4j
>>No.65007671
台岛那边的民俗阿肥就不太了解了。不过按理来说的话,离古代中央越远的地方、这种非官方的民间信仰会越丰富,那同属南方的台岛有相似民俗也不奇怪。
还有个比较有意思的,广西这边七月十四、也就是鬼节,喜欢吃鸭子。具体原因阿肥也不明白,查到的一种说法是鸭子可以把鬼驮过冥河,那大概是起到一种沟通阴阳的作用;与之对应的一种说法是鸭子性凉属阴。
题外话,鸭子很好吃的,白切或者烧鸭都好吃,七月十四大概是除了过年以外、广西鸭鸭惨死数量最多的节日(`ヮ´ )
无标题无名氏No.65016378
2025-01-16(四)19:25:43 ID: EdR91jj
>>No.65008326
关于鸭子我听到过的一个说法是“鸭”同“压”,但具体是压什么当时好像没问,也可能是我忘了……以及我在的地方当天也会用整鸭代替整鸡祭祖。
关于请神我印象深的有两个,一个是以前听长辈说的女孩游戏请七仙女,好像是一群女生围成圈用筷子请仙女下凡的仪式。还有一个是我作为旁观者看到的起乩/观落阴(?)仪式,一个农村妇女坐在板凳上,用布盖住脸然后就进入状态到花园里“观花”,求事的人就说出想占卜的人名,进入状态的人就在花园里找到对应的“花”,告知“花”的现状,作为旁观者的那次只问了“花”的状态,并没有像很多灵异博主投稿那样帮处理之类的,可能是说了叶子破破烂烂,问的人也觉得没必要了。仪式结束后亲戚在那边和神婆闲聊,就聊到了她为什么入行的原因,大致就是走在路上被附身,后被一个老人引导恢复正常然后入行的故事,隔了那么多年我都还记得她不断重复“我要归位。”这四个字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