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父的快乐与我生母的痛苦相融合,随后诞生了我这个个体的肉体。
我对五岁之前的记忆没有太多的印象了,只能确定的是,在其中一瞬间肯定发生了什么。
这事件导致了我的性格突变,我只能确定这事件让我终生的生活态度都受到了影响。
我不想用创伤应急综合症这个词,既ptsd,我认为这太矫情了,但我又无法找到能够解释我个人行为的合理解释。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本出生在山上,却阴差阳错的被人贩子拐到了沿海水边。
就这个问题,我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有一阵子,我喜酸辣,嗜醋如水,养父母担心我吃太多醋吃坏肠胃,于是极力限制。
现在想来,这是遗传本能,我本就是高山之人,口味本就与他们不同,这便是一种水土不服。
我可以不记得五岁之前的记忆,但我的身体可以记住那记忆,那味道,那无法言说的感觉。
再说山水,仁者乐山,我自幼就与收养家庭格格不入。
水边人多智,靠海边,多经商,需重理智,数理逻辑好,看事情理性。
如古希腊哲学的特性,重数理逻辑,因为岛屿多,贸易发达。
我不同,思维感性,爱好文学,亦喜白日梦,小学数学未曾及格,但语文英语历史等文科倒是还能混个及格。
我本比其他同龄人早一年入学,但养父母不知我真实年龄,遂认为我与实际年龄稍大一岁。
早一年入学课业吃力不说,相较同龄人,我缺点身高,缺一份稳重,也缺一份灵气,这灵气可以换为情商,而这情商大抵是伴随那遗失的记忆一同丢失的。
当缺了这么多以后,我被同龄人边缘化就太正常不过了。
仁者乐山,我总是很仁慈的看待事物,不喜争胜,不喜眼前有人动怒,不喜矛盾,我喜欢和平,我亦善良天真,然养父母一家不同,喜争胜,好面子,以前我不理解为什么他们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非要为了别人的眼光去拼坏自己的身体。
但现在客观来看,只是为了利益,利益可以转换为外部的评价,如此人是有钱人,那即可收获一些旁人有益的评价,反之亦然,有益的评价亦可以让自己利益增加。
明白这点以后我便开始理解养父母他们一家了,但理解归理解,我仍旧无法像他们一样,纯靠理智生活。
就对事物的看法,我生父生母与我是一样的,对人生的看法是,赚多少钱不重要,只求一家开心平安。
这说明了一件事,不单单体质,连人生观都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