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无名氏No.62780429 返回主串
2024-06-17(一)00:14:19 ID:YyouxWT 回应
读书记录串
jp
欢迎大家讨论
无标题无名氏No.62876031
2024-06-25(二)14:01:20 ID: YyouxWT (PO主)
>>No.62875158
本来以为一本是剑桥霍布斯指南,另一本是剑桥霍布斯《利维坦》指南(下载的时候还以为是同一本书)
无标题无名氏No.62879889
2024-06-25(二)20:34:02 ID: YyouxWT (PO主)
7、霍布斯论经验的有限性 宫睿
“经验的有限性”是霍布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是指人作为上帝的创造物,在经验、能力、知识等方面是极为有限的、不充分的、不确定的。经验的有限性与欲求在多个层面上构成了充分的张力,
语言、理性、宗教等皆可视为超越经验有限性的努力, 但它们都不能从根本上克服经验的有限性。经验的有限性造成了欲求的转换, 激起对权力的追求,自然状态的景象正由此推导而出。通过对经验有限性论题的阐发,《利维坦》获得全面贯通的解释,其神学背景也显现出来。
(1)经验优先性的根源
在《利维坦》的前言中,霍布斯以“创造”概念来串联人和上帝,提出人与上帝在“创造”的相似性。但是,这种相似性在阐发中更表现出人与上帝的鸿沟:人的创造必须依赖于某种中介,而上帝的创造却不依赖于中介。关键是:人的认识过程必须依赖于感觉
概括而言,在感觉层面,经验的有限性主要有四点:由上述种种,我们可将霍布斯对于经验有限性的论述归纳为四个方面。首先,经验最终凭借外物的给予,过往的经历限定了给予的范围与形态。就个人而言,过往的经历短暂且狭隘,所获得的经验是极为有限的。其二,有限的经验在本质上是无法持久的,注定黯淡消退,过往的漫长经历留存的仅仅是片段。即使是留存的片段也会被新的经验所替代,后者无法避免同样的命运。其三,经验仅仅局限于个体的范围,彼此的经验并不相通,个人的生命不仅短促,而且囿于狭窄的个人视角。其四,有限的经验来自运动中偶然的感觉,既然感觉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那么记忆与经验之间的关联在根本上也是不能确定的。
(2)有限的经验与欲望的展开
如果是纯粹的物体,单纯的有限性无碍其存在与否,它们不希求超越、摆脱这种有限性。但人不仅接受由外而内的感觉作用,而且产生着由内而外的运动,被动的感觉与主动的欲求统一于机械运动的世界图景之中。在这个意义上,人又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性存在,欲望有着超越于当下的倾向。于是,伸展开的欲望就和有限的经验产生了张力。就此而言,欲望在既定思维序列的探寻中形成了因果的观念。但是,因果性本身也只是由有限的经验所得出的局部的推论,霍布斯的因果观念迫使我们接受这样的世界图景:个体被抛入物质世界的运动之中,物质世界自有其必然性的法则,但个体对于世界的必然性茫然不知,只能凭籍以往贫乏的“经验”揣测摸索。
(3)超越经验有限性的努力
超越经验有限性的关键在于“观念”。观念脱离于甚至先行于实在,具有自行运转的可能,不拘于实在的样态和顺序,于是人类就表现出超越经验有限性的种种努力。语言和理性等传统上标识着人类本质的能力,就是这种努力的成就。无论语言还是理性,相较于经验只有程度之分,没有实质的殊异。这也意味着经验的有限性特征侵染着语言和理性,尽管后两者是超越前者的产物。
最初的一步是语言的发明,语言极大地增进了人类的能力。一是记录过往的思想。二是语言超越了个体的禁锢。但是,语言仍然无法接触实在。实际上,语言并非迥异于感觉及经验的另一种能力,语言和感觉及记忆之间并不存在着明晰的界限。因此,我们认为,语言是一次超越的努力,但仍触及不到实在,仍是观念层面上的作用与延展。而且,语言还可能造成更多地谬误与不确定。
为了弥补这一点,推理与学识产生了。所谓推理,是对语言表达的思想序列的明辨与纠正。人们会不断地纠正观念的序列,以趋向于确定性。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的荒谬,由此趋近的确定性的结果就是人类艰辛努力的成果。推理过程所得到的结果,就叫做“学识”。理性和学识或极大地超越了经验,纠正着语言的滥用。学识相对于以往仅仅根据个人经验的慎虑,增益了确定性。但归根到底, 理性并不是独立于经验的另一种禀赋,也不可能绝对地优越于经验。经验的有限性、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侵染到理性。
自我保存的欲求激发着人们对终极原因的渴望,而人们无法从经验的优先性中找到终极原因,由此宗教的种子便萌芽了。所谓的两种
宗教即是两种应对方式: 一种是面对无尽的因果链条软弱、敷衍, 在自然的因果链条上仓促妄断,把不是原因的东西当作原因或臆造出原因,这就是非神的宗教; 另一种宗教是保持自然理性的探究进度, 按照自然理性的指引,走向作为终极因的理性神。正是按照后一种方式, 自我保存可能获得的最佳方案就是结合为共同体,在共同体获得生存所需的最大力量,人类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就创造出人类所能创造的最伟大的创造物。利维坦可能是人超越经验有限性所能达到的极致。
(4)经验的有限性与自然状态
作者的论述起点于“可能的欲望”。未来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欲望是不确定的,未来会遇到什么样的厌恶对象也是不确定的, 唯一能够确定的只是未来会有欲望,唯一可揣度的只是未来可能会遭遇不测。经验的有限性迫使人们面对无限的可能,唯一的方式就是获取并积累应对未来欲求或灾祸的一般性手段。这就促成了欲望的转化,即对于直接满足欲望的对象的欲望转化为对于满足可能欲望的手段的欲望。正是对满足“可能的欲望”导致了自然状态下彼此的攻击。这即是所谓的权势,“一个人的权势,(普遍地说来),就是他获取某种未来的所谓好处的现有手段”。霍布斯所提及的引起争斗的三种方式“竞争、猜忌与荣耀”实际上都能够归结为“权势”之争。经验的有限性迫使人们追求权势,由此导致了自然状态的悲惨状况。但是人们为了超越经验的有限性所做的最后努力,却正是通过联合的方式建立利维坦。
(5)经验的有限性与李利维坦
作者认为,正是通过经验有限性论题,才可以串连从感觉到利维坦的线索。在利维坦中,“经验有限性”命题也体现了出来本来利维坦是上帝神力的显示,凭借人的智慧与能力无可企及。但人类凭借对于上帝创世的自然理性的摸索,模仿着上帝的创造。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人创造利维坦也毫无意外地依循人的样子。于是,人的有限性造成利维坦有限、可朽的特性。如果缺失了 “经验有限性”这个论题,倾向于对自然状态以及利维坦做出世俗化的解释,就会出现许多断裂难解之处,比如自我保存何以成为一种持久的动力、对于权势的追求为何不可免地陷于自然状态、作为利维坦的共同体又为何注定会消亡解体。恰恰是在神学背景中,经验有限性和自我保存才
呈现出充沛的张力,才有了创建与维持利维坦的艰难持久的努力。
无标题无名氏No.62886064
2024-06-26(三)11:45:16 ID: YyouxWT (PO主)
简单摘录了一篇介绍麦克弗森的论文中感兴趣的部分。
8、自然状态里的秘密:兼评麦克弗森政治哲学研究
麦克弗森通过其研究指出霍布斯所宣称的“自然状态”实质是一种社会状态。霍布斯在其中预设了“占有性市场社会”这一不明言的前提,故而其所宣扬的普遍性并不能真正成立。但借助与施特劳斯的分野,不难发现麦克弗森虽然破除对“自然状态”的迷信,却过分坚持“原子式的个人”这一作为“自然状态”得以成立的理论预设,因此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然而,施特劳斯所提供的视角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当下我们反思西方现代文明的有效手段,又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自然状态与市场社会
传统观点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非社会”的状态。但是,麦克弗森指出,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绝非社会形成前的“原始状态”,而是他所建构的逻辑模型。这一判断无甚新意,几乎是霍布斯研究中的基本常识。但重要的是,他随即指出这一思想模型是基于某种特定社会形态的投射,从而否定了对霍布斯“自然状态”的“非社会性”理解。
具体而言,麦克弗森指出,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是基于“社会人”而非自然人。霍布斯笔下自然人所具备的欲望,并不单纯是生理欲望, 而是混入某些特定社会形态下的“文明欲望”。那么,问题在于:这一“特定社会形态”到底是什么呢?为此,麦克弗森提炼出三种基本社会模式:“习惯社会”“简单市场社会” “占有性市场社会”。“习惯社会”指的是类似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封建领主无需借助任何市场机制,便可对社会中普通个体的劳动进行权威性分配,此即它与近代“市场社会”的本质差异。而“简单市场社会”纯粹是麦克弗森为说明近代社会性质而进行的理论抽象。该社会中只有简单的商品交换,是完全理想化的商业社会。这自然也不是近代社会的真实面目。因为近代市场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每个人的劳动,或者说每个人的生命(时间)本身被视为一种商品。人与人的关系被转换为物与物的关系。借助与上述两种社会形态的对比,麦克弗森所界定的第三种“占有性市场社会”的两大根本特征便是“市场关系的至高无上和劳动力被当作可转让的占有物”。事实上,这种“占有性市场社会”,就是近代早期英国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社会画像。
据此,麦克弗森指出霍布斯的“权力战争”设定只不过是一种“社会设定”而不是“自然设定”。这种“权力战争”来自两个命题:一是有些人(并非所有人)天生渴求更多权力;二是社会(市场)所具有的流动性使得少数无节制人的掠夺行为迫使其他人不得不加入权力角逐。因此,麦克弗森就揭示了霍布斯的第一个错误:自然状态的非自然性。
在“自然状态”的基础上,霍布斯的第二步工作是在道德领域为之证成。于是,他不再讨论传统的分配正义(柏拉图传统)与交换正义(亚里士多德传统),而强调以“平等”为基础的市场正义观。这指的是在市场上人人都有平等满足自身欲望的机会。需要指出的是,麦克弗森认为,霍布斯的这种政治哲学/伦理学能够在他的自然哲学中找到根据。每个个体具有维持自身运动的物质需求,也就推论出在伦理上确立机会平等的价值需求。虽然最终因个体能力上的差异,使得机会平等必将导致实际分配结果的不平等。
霍布斯的第三步工作就是提出“主权”学说。霍布斯的主权学说在当时并不受待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在提出主权学说的同时拒绝了占有性的市场模型——没有考虑到社会中存在有不同的阶级。然而,作者指出,麦克弗森忽略了一点:现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正是伴随着这种主权学说的实现而进行的。
无标题无名氏No.62941709
2024-07-01(一)12:00:08 ID: YyouxWT (PO主)
亚里士多德政治模型—近代自然法模型的对立很刻板印象,但是很好用。
有些地方我觉得可以插入一些形而上学,以便表现形而上学如何为近代政治哲学奠基的
无标题无名氏No.62941761
2024-07-01(一)12:03:58 ID: YyouxWT (PO主)
>>No.62941709
仔细想想 霍布斯的自然哲学—政治哲学的关系,可能结合点不在于自然状态,而在于其他地方?
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搞得很清楚,只是知道很多学者会主张霍布斯的形而上学与政治哲学的关联。可能要读完《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决断》才能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