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无名氏No.62780429 返回主串
2024-06-17(一)00:14:19 ID:YyouxWT 回应
读书记录串
jp
欢迎大家讨论
无标题无名氏No.63226662
2024-07-27(六)00:32:41 ID: YyouxWT (PO主)
最近没时间看书,随便谈谈。闲了之后有点想重读《无知的教师》
毕竟我想知识分子们的沾沾自喜是一种可悲的疾病,但是问题应该是:如何拒绝这种知识的等级制。知识不应该变成使人高高在上的诅咒。
我能想到的办法是,尽可能在与人对话的时候少用黑话,尽可能尊重对方的意愿,用对方在现有的条件下经过努力便可以弄懂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但是尽可能少用显得所谓“诙谐生动”的语言,这只不过是在暗中贬低对方的知识水平而已。
无标题无名氏No.63226826
2024-07-27(六)00:46:12 ID: YyouxWT (PO主)
现在在翻译因特网哲学百科全书关于自然法的条目以供自学。如果真的翻译完,可能会贴在这里
无标题无名氏No.63269572
2024-07-30(二)15:55:30 ID: YyouxWT (PO主)
睡前在看 尼各马可伦理学
不想看霍布斯相关的,毕竟是毕业论文的题目,拿来当睡前读物多少有点给自己上强度了()
无标题无名氏No.63325936
2024-08-04(日)02:00:21 ID: YyouxWT (PO主)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讨论“善”的部分没有做笔记(其实应该做的)。从德性部分开始
第一卷第13节,德性引论
亚里士多德将善定义为“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由此讨论德性的本性。为此必须讨论灵魂的本性,区分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植物灵魂与德性无关,动物灵魂对应着道德德性,而理智灵魂则对应着理智德性。
第二卷:讨论道德德性
1、道德德性的获得
区分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通过教导而产生和发展,道德德性则是通过习惯养成。
接下来讨论德性与自然的关系。(1)自然的事物不需要通过习惯养成,因此德性不是自然赋予的。但是,德性也不违背自然。自然赋予我们获得德性的能力(潜能),然后这种能力通过习惯加以完善(现实)。(2)德性类似于技艺——不像感觉,我们不是先有了德性再运用它,而是先运用德性再获得它。(3)德性是在好的活动中养成的品性,同样也在坏的活动当中沦丧。注意:与近代规训的区别,更缺乏强制(至少理论上如此);可见《加尔文与现代政治的基础》。
2、实践的逻各斯的性质(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依照它的性质而言是粗略地,不精确的,缺乏确定的技艺和法则。对此我们只能说:过度和不及都会毁灭德性。而且,德性不仅产生、毁灭于同样的活动,还实现于同样的活动。例如,我们正是通过培养我们蔑视面对可怕事物的习惯才变得勇敢,变得勇敢了就能蔑视可怕的事物。
另:亚里士多德承认自己讨论对象的不精确性,是极好的。对比康德而言,或许实践理性批判更像是康德形而上学的一部分更为精当?
3、快乐与痛苦作为品质的表征
讨论德性与快乐与痛苦的关联。认为德性与快乐和痛苦相关,给出三点理由:
(1)快乐使得我们做卑贱的事情,痛苦使我们躲避高尚的事情;(2)德性同实践与感性相关,每种感情与实践又与快乐和痛苦相关,则德性也与快乐和痛苦相关(如惩罚的情况)(3)灵魂在本性上与使它变好或变坏的事情联系。而快乐和痛苦就是这些东西。
但是,追求“不动心”就太绝对了,因为:(1)快乐是我们选择的对象,因为高贵的东西也会让人快乐(2)快乐根植于我们的生命(3)我们或多或少以快乐和痛苦为衡量的标准(4)战胜快乐是难的,因此更加能显示出德性。
4、合德性的行为与有德性的人
有德性的行为≠有德性的人,要求三种条件:
(1)“知道那种行为”:认知条件(2)“经过选择去做”;“因那行为自身之故而选择它”:意志条件(亚里士多德时代并没有意志概念,但不妨碍我这么去称呼它)(3)“出于确定的、稳定的品质而那样选择”:反运气条件。
但是,这些条件是不是太困难了?有的人一生都没有经历过使得他可以选择无德性的事情的情况,那他便是无德性的人吗?
无标题无名氏No.63337294
2024-08-04(日)23:38:23 ID: YyouxWT (PO主)
继续读尼各马可伦理学
5、讨论作为种的德性
德性是什么?德性首先是灵魂的状态,灵魂的状态分成三种:(1)感情;(2)能力;(3)性质,分类阐述:
(1)感情:(外延定义)欲望、怒气、恐惧、信心、妒忌、愉悦、爱、恨、愿望、嫉妒、怜悯——伴随着快乐与痛苦的那些情感。排除感情的可能:第一,我们不是因为我们的感情,而是因为我们的德性,而被称为好人或恶人的。其次,我们愤怒或恐惧并不出于个人选择,而德性则是选择或包含选择的。第三,感情是“被动”的,而德性是“主动”的。
(2)能力:让我们能获得感情,例如让我们能感受到愤怒、痛苦或怜悯的东西(问题:这些东西应当是灵魂的状态吗?它们不是外在于灵魂的东西吗?)。排除能力的可能:首先,不能仅仅根据感受到感情的能力就判断一个人是好人或坏人;其次,能力是自然赋予的,但善与恶并不是自然所赋予的。
6、讨论作为属差的德性
德性是怎样的品质?首先,德性不仅仅是使得它是其德性的那“事物”状态好,又使得这个事物的“活动”完成得好。例如,眼睛的德性使眼镜状态好,又使它们的活动完成得很好。
然后,德性是一种适中。区分两种适中:(1)针对事物本身而言的适中;(2)相对我们而言的适中。这里讨论的是后者。“如果德性也同自然一样,比任何技艺都更精确,更好,那么德性就必然是以求取适度为目的的”(技艺-自然类比)。但是,这里特指道德德性(暗示:理智德性并不追求适中的原则)。为何以适中为目的,原因:(1)道德德性同感情与实践有关,而感情与实践中是存在过度、不及与适中的。在感情和实践中,过度与不及都是错误,适度则是成功而被人称赞,成功和被人称赞是德性的特征,因此德性是一种适度。(2)错误多种多样,正确的 m道路只有一条。这说明过度与不及(多)是恶的特点,而适中(一)则是善的特点。适中是由逻各斯规定的,“像一个明智的人会做的那样确定的”。
然而:(1)不是每项实践和感情都有适中的状态,有些感情与行为,其名称就意味着恶。(2)适中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极端,因为它是一种善,是与恶(过度、不及)相对立的。
7、具体的德性引论
简单讨论具体的德性,略过
8、适度同过度与不及的关系
适度、过度、不及——在某种意义上彼此相反。两种极端都与适度相反;两种极端之间彼此相反;适度与两种极端相反。因为有两套标准:(1)适度-不及(2)善-恶(适度与两种极端)。相比起较少而言适度是较多;相比起较多而言相等是较少。因此勇敢的人与怯懦的人比显得鲁莽,而勇敢的人同鲁莽的人比显得怯懦。
然而,尽管两个极端同适度相反,但最大的相反存在于两个极端之间。因为:(1)过度>适度>不及,显而易见过度-不及>过度-适度。(2)有些极端在某些场合和适度显得相似,但两种极端之间却显得最大程度的不相似。有的时候,过度与适度相似,如鲁莽与勇敢相似;有的时候,不及与适度相似,如冷淡与节制相似。这是为何?(1)事物自身的性质:有一些极端的品质确实与适中的品质更加接近;(2)我们自身的原因:我们越是出于自身本性而爱好的事物,就越是与适中的本性相反,如:倾向快乐的本性-放纵-与节制相反。
9、适度的获得
适度的获得是难的,“...就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或容易做得到的。所以把这些事做好是难得的、值得称赞的、高尚的。”
为此我们可以:(1)避开最与适度相反的那个极端,两害相权取其轻;(2)研究自己最容易沉溺于其中的事物,然后把自己拉向相反的方向;(3)警惕那些令人愉悦的事物。
但是终归,把握适中是难的。所以我们不会指责那些稍稍偏离正确的人,却会指责那些偏离太多的人。但是,究竟偏离多远才应该被指责,这又是很难按照逻各斯决定的。
无标题无名氏No.63337342
2024-08-04(日)23:43:37 ID: YyouxWT (PO主)
>>No.63337294
抓虫:灵魂的状态应是——品质、能力、感情,对品质的定义:同感情之间好或坏的关系,它是德性的种的最终选项。
无标题无名氏No.63347552
2024-08-05(一)20:35:50 ID: YyouxWT (PO主)
(2)无知的情况
无知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出于意愿的。但是只有当它们的结果引起痛苦和悔恨的时候才是违反意愿的。而如果无知的行为没有引起痛苦和悔恨,那么我们称之为无意愿的。
另外,出于无知做出的行为(对行为自身和环境都无知识)和处于无知状态的行为(对行为自身和环境都无意识)也是有区别的。例如,一个喝醉的人所做的事情就会被认为是处于无知的状态。这里的区别在于,出于无知做出的行为是不能够避免的;而处于无知状态的行为则是可以避免的。
然后讨论苏格拉底的观点:无人愿意作恶。我们可以把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反驳还原为如下论断:善是普遍的东西;所有坏人都对善无知;所有坏人都对普遍事物无知(推论)。但是,违反意愿的行为只来自于对个别事物的无知,而不来自于对普遍事物的无知。所以,对普遍事物的无知(坏人出于对善的无知而作恶)与违反意愿的行为与否无关。所以坏人当然可以遵从意愿做恶事。
但是,什么是这些个别的方面呢?亚里士多德给出了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如,对行为的环境与后果的无知。当然,如果要说明对此的无知是违反意愿的行为,那么它还应当引起当事人的悔恨与痛苦。
(3)将处于无知状态的人(受制于欲望或怒气的人)的行为称作违反意愿的行为是不妥的
首先,如果是这样,孩子和其他动物就不能按照意愿行动了(这似乎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如果意愿意味着道德责任,那么的确动物和孩子都不承担道德责任,这似乎是符合我们至少是现在的直觉的);其次,(据亚当本)给出两种情况:我们出于欲望和怒气做出的行为都是违反意愿的,以及我们出于意愿地做好事而违反意愿地做坏事。亚里士多德当即否认了第二种情况,欲望和怒气应当同时是好事和坏事的原因。但是,第一种情况——说我们出于欲望和怒气做出的行为都是违反意愿——也是荒谬的。我们应当对某些事情生气且对某些事情有欲求(其背后的默认前提或许是——违反意愿的事情是没有道德属性的);然后,违反意愿的行为与符合欲望的行为是不同的:前者让人痛苦,而后者让人快乐;最后,出于欲望和怒气的错误与由于推理的错误同样是人的行为,因此将其称之为违反意愿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