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模式 - No.61556425


No.61556425 - 文学


无标题无名氏No.61556425 只看PO

2024-03-09(六)12:23:48 ID:aJm3cqo 回应

非网文记录串

无标题无名氏No.63626324

2024-08-31(六)21:01:52 ID: aJm3cqo (PO主)

>>No.63625717
政治挂帅的产物自然比不过发自内心流露的诗( ゚∀。)不过我确实还挺喜欢萨特的介入观的,只是可惜似乎许多人一到写这种东西的时候好像笔力就全不见了一样。

无标题无名氏No.63626997

2024-08-31(六)22:09:27 ID: BgfZxfx

>>No.63626324
哎是

无标题无名氏No.63653433

2024-09-03(二)16:52:06 ID: aJm3cqo (PO主)

《笔墨游戏: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小说》周游
不是系统的理论,而是讲了非常多细碎的点,随手拈来,兴之所至,读之痛快非常。
我不了解古典小说研究的情况,不过作为像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这本书确实读得非常过瘾,兼有读者体悟与作者学习的角度,有情感也有冰冷的技法拆解。
( ゚∀゚)bbb

无标题无名氏No.63700220

2024-09-07(六)22:51:57 ID: aJm3cqo (PO主)

《杜甫传》冯至
因为我不是相关专业的,所以无法从史传类作品的考据详实的角度去评价,不过传记的语言倒是很显诗人的功底,含蓄克制但细品有味。

无标题无名氏No.63702876

2024-09-08(日)08:47:30 ID: aJm3cqo (PO主)

凌晨三点多刷电子书刷到现在( ・_ゝ・)
每次情绪上涌的时候就会什么也干不了,只好在各种网站漫无目的地看有什么电子书,然后下载一大堆电子书。

无标题无名氏No.63702905

2024-09-08(日)08:54:50 ID: aJm3cqo (PO主)

>>No.63702876
(っ˘Д˘)ノ<奶酪般 心脏也
陌生感也开始 像酸液一样腐蚀
对远处的现实 也致以了无视

无标题无名氏No.63737212

2024-09-11(三)12:55:58 ID: aJm3cqo (PO主)

《小镇做题家:出身、心态与象牙塔》谢爱磊
有人写论文,有人照镜子。
“为什么我总是在与城市同学的聚会中感到局促?”
“为什么求学过程中自卑感总是围绕着我?”
“我何以觉得‘还是学习更适合我’?”
“我既不是镇上的人,也不是市里的人。我不属于我的乡亲,我也不属于城市。我对那些‘文化生活’愤世嫉俗,却又下意识小心翼翼地掩饰我的出身。”
我想无需过多介绍具体的内容,标题已经说明了一切,我只是援引赖特米尔斯的一句话:“个体若想理解自己的体验,估测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将自己定位到所处的时代;他要想知晓自己的生活机会,就必须搞清楚所有与自己境遇相同的个体的生活机会。”

无标题无名氏No.63737249

2024-09-11(三)13:00:44 ID: aJm3cqo (PO主)

>>No.63737212
因为这项研究有着长达十年的跨度,所以对于大学的描述也许与当今会有一定的差异,对于如今优绩主义神话更加浓重的中国顶级大学,情况也许有细微的差别。(但比如“小镇做题家”在生涯规划、“经历经济学”上的后知后觉是不变的)
令我感动的是致谢中的一番话:
“您一定留意到了,我在全书的正文中给“小镇做题家”都加上了双引号,因为我认为,“小镇做题家”或多或少地带了反思、协商和反击的成分。我一直不主张将“小镇做题家”看作一种客观的能力叙述(只会做题),又或者一种客观的绝对的生活状态(没有物质资源和社会网络)。“小镇做题家”也并不喻示注定更糟糕的人生结果——大学是一段人生征程的结束,也是下一段人生征程的开始。要更好地理解它,就要在理解它之前如哲学家胡塞尔所说的给它“加括号”以悬置自己的前见。把它看作某种既存的客观的实在,只会带来农村和小镇学生的污名化,也会让人觉得它是难以改变的命运。
这些想法的萌芽始于我和我博士、博士后阶段的导师白杰瑞教授(Professor Gerard A. Postiglione)的一些对话。我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完成我的博士学业,并在那里从事了三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白杰瑞教授是位意大利裔美国人,性格和蔼可亲,习惯我们叫他杰瑞(Gerry)。求学期间,他也许看出我在办公室面对他时常常感到局促,就常领着我去港大的教工餐厅,并在就餐时和我讨论我的研究。在港大梁钅求琚楼的教工餐厅就餐是种特殊的体验,不仅可以一窥来自世界各地教授们的着装和互动风格,还可以在山腰上十几层楼高的全景餐厅鸟瞰维多利亚港。
我时常和杰瑞说我琐碎的研究发现,他也乐此不疲。有一次,他突然打断我,问我的社会流动经历。他说,你看看你自己,在内地一个小村庄长大,但不是依然能坐在这里和我一起喝咖啡、看海、聊学术工作?漫长的成长历程,除了流动过程带来的那些烦恼之外,你还收获了什么?如果一帆风顺,没有遭遇你故事里的人遇到的类似情形,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少了很多关于这个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思考?而这些思考是不是专属于你和你所属的那个群体的?”

无标题无名氏No.63737296

2024-09-11(三)13:04:55 ID: aJm3cqo (PO主)

>>No.63737249
“那个时候,我常想,像她一样一直生活在农村的母亲还有她们的孩子(包括我自己)的声音到底有多少人能听见?能传多远?正是她和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社会学研究者时常讲起的使命——传递一些易被忽视的和听不到的声音,而这正是我在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