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模式 - No.62780429


No.62780429 - 文学


无标题无名氏No.62780429 只看PO

2024-06-17(一)00:14:19 ID:YyouxWT 回应

读书记录串
jp
欢迎大家讨论

无标题无名氏No.63337294

2024-08-04(日)23:38:23 ID: YyouxWT (PO主)

继续读尼各马可伦理学
5、讨论作为种的德性
德性是什么?德性首先是灵魂的状态,灵魂的状态分成三种:(1)感情;(2)能力;(3)性质,分类阐述:
(1)感情:(外延定义)欲望、怒气、恐惧、信心、妒忌、愉悦、爱、恨、愿望、嫉妒、怜悯——伴随着快乐与痛苦的那些情感。排除感情的可能:第一,我们不是因为我们的感情,而是因为我们的德性,而被称为好人或恶人的。其次,我们愤怒或恐惧并不出于个人选择,而德性则是选择或包含选择的。第三,感情是“被动”的,而德性是“主动”的。
(2)能力:让我们能获得感情,例如让我们能感受到愤怒、痛苦或怜悯的东西(问题:这些东西应当是灵魂的状态吗?它们不是外在于灵魂的东西吗?)。排除能力的可能:首先,不能仅仅根据感受到感情的能力就判断一个人是好人或坏人;其次,能力是自然赋予的,但善与恶并不是自然所赋予的。
6、讨论作为属差的德性
德性是怎样的品质?首先,德性不仅仅是使得它是其德性的那“事物”状态好,又使得这个事物的“活动”完成得好。例如,眼睛的德性使眼镜状态好,又使它们的活动完成得很好。
然后,德性是一种适中。区分两种适中:(1)针对事物本身而言的适中;(2)相对我们而言的适中。这里讨论的是后者。“如果德性也同自然一样,比任何技艺都更精确,更好,那么德性就必然是以求取适度为目的的”(技艺-自然类比)。但是,这里特指道德德性(暗示:理智德性并不追求适中的原则)。为何以适中为目的,原因:(1)道德德性同感情与实践有关,而感情与实践中是存在过度、不及与适中的。在感情和实践中,过度与不及都是错误,适度则是成功而被人称赞,成功和被人称赞是德性的特征,因此德性是一种适度。(2)错误多种多样,正确的 m道路只有一条。这说明过度与不及(多)是恶的特点,而适中(一)则是善的特点。适中是由逻各斯规定的,“像一个明智的人会做的那样确定的”。
然而:(1)不是每项实践和感情都有适中的状态,有些感情与行为,其名称就意味着恶。(2)适中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极端,因为它是一种善,是与恶(过度、不及)相对立的。
7、具体的德性引论
简单讨论具体的德性,略过
8、适度同过度与不及的关系
适度、过度、不及——在某种意义上彼此相反。两种极端都与适度相反;两种极端之间彼此相反;适度与两种极端相反。因为有两套标准:(1)适度-不及(2)善-恶(适度与两种极端)。相比起较少而言适度是较多;相比起较多而言相等是较少。因此勇敢的人与怯懦的人比显得鲁莽,而勇敢的人同鲁莽的人比显得怯懦。
然而,尽管两个极端同适度相反,但最大的相反存在于两个极端之间。因为:(1)过度>适度>不及,显而易见过度-不及>过度-适度。(2)有些极端在某些场合和适度显得相似,但两种极端之间却显得最大程度的不相似。有的时候,过度与适度相似,如鲁莽与勇敢相似;有的时候,不及与适度相似,如冷淡与节制相似。这是为何?(1)事物自身的性质:有一些极端的品质确实与适中的品质更加接近;(2)我们自身的原因:我们越是出于自身本性而爱好的事物,就越是与适中的本性相反,如:倾向快乐的本性-放纵-与节制相反。
9、适度的获得
适度的获得是难的,“...就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或容易做得到的。所以把这些事做好是难得的、值得称赞的、高尚的。”
为此我们可以:(1)避开最与适度相反的那个极端,两害相权取其轻;(2)研究自己最容易沉溺于其中的事物,然后把自己拉向相反的方向;(3)警惕那些令人愉悦的事物。
但是终归,把握适中是难的。所以我们不会指责那些稍稍偏离正确的人,却会指责那些偏离太多的人。但是,究竟偏离多远才应该被指责,这又是很难按照逻各斯决定的。

无标题无名氏No.63337342

2024-08-04(日)23:43:37 ID: YyouxWT (PO主)

>>No.63337294
抓虫:灵魂的状态应是——品质、能力、感情,对品质的定义:同感情之间好或坏的关系,它是德性的种的最终选项。

无标题无名氏No.63347552

2024-08-05(一)20:35:50 ID: YyouxWT (PO主)

(2)无知的情况
无知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出于意愿的。但是只有当它们的结果引起痛苦和悔恨的时候才是违反意愿的。而如果无知的行为没有引起痛苦和悔恨,那么我们称之为无意愿的。
另外,出于无知做出的行为(对行为自身和环境都无知识)和处于无知状态的行为(对行为自身和环境都无意识)也是有区别的。例如,一个喝醉的人所做的事情就会被认为是处于无知的状态。这里的区别在于,出于无知做出的行为是不能够避免的;而处于无知状态的行为则是可以避免的。
然后讨论苏格拉底的观点:无人愿意作恶。我们可以把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反驳还原为如下论断:善是普遍的东西;所有坏人都对善无知;所有坏人都对普遍事物无知(推论)。但是,违反意愿的行为只来自于对个别事物的无知,而不来自于对普遍事物的无知。所以,对普遍事物的无知(坏人出于对善的无知而作恶)与违反意愿的行为与否无关。所以坏人当然可以遵从意愿做恶事。
但是,什么是这些个别的方面呢?亚里士多德给出了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如,对行为的环境与后果的无知。当然,如果要说明对此的无知是违反意愿的行为,那么它还应当引起当事人的悔恨与痛苦。

(3)将处于无知状态的人(受制于欲望或怒气的人)的行为称作违反意愿的行为是不妥的
首先,如果是这样,孩子和其他动物就不能按照意愿行动了(这似乎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如果意愿意味着道德责任,那么的确动物和孩子都不承担道德责任,这似乎是符合我们至少是现在的直觉的);其次,(据亚当本)给出两种情况:我们出于欲望和怒气做出的行为都是违反意愿的,以及我们出于意愿地做好事而违反意愿地做坏事。亚里士多德当即否认了第二种情况,欲望和怒气应当同时是好事和坏事的原因。但是,第一种情况——说我们出于欲望和怒气做出的行为都是违反意愿——也是荒谬的。我们应当对某些事情生气且对某些事情有欲求(其背后的默认前提或许是——违反意愿的事情是没有道德属性的);然后,违反意愿的行为与符合欲望的行为是不同的:前者让人痛苦,而后者让人快乐;最后,出于欲望和怒气的错误与由于推理的错误同样是人的行为,因此将其称之为违反意愿是没有道理的

无标题无名氏No.63349839

2024-08-05(一)23:04:17 ID: YyouxWT (PO主)

>>No.63347552
少了一段。前文的大意是讨论作为自愿行为的要素之一的“受强迫”的情况

无标题无名氏No.63349905

2024-08-05(一)23:07:16 ID: YyouxWT (PO主)

从zlib搞到一本《布莱克维尔尼可马可伦理学研究指南》明天按我感兴趣的主题和论文主题看一下

无标题无名氏No.63842087

2024-09-21(六)14:15:49 ID: He1I0Y7

分享图片

无标题无名氏No.63845440

2024-09-21(六)20:55:25 ID: aJm3cqo

>>No.62780502
也许现代学术体制是一个解释的点( ゚∀。)比如古罗马时期的政治家如西塞罗等本身也是哲学家,在古典时代政治哲学和政治实践是一体的――政治哲学也需要在广场演讲中讲出来。
但是在现代学术体制下政治哲学和政治实践分离了,哲学家与政治家们不再一体。与此同时,分析哲学转向让古典的哲学,朴素地讨论“善”与“好”与“公民生活”的政治伦理学受到了打击,这些问题被拒斥为语意模糊的问题,于是它们被肢解语意,依从逻辑,最后只剩下一些分析进路的伦理学命题――尽管逻辑合理却没有现实效力。

无标题无名氏No.63850647

2024-09-22(日)11:47:28 ID: He1I0Y7

>>No.63845440
赞成。似乎古代人并不是把哲学与生活割裂开来,而是将其作为塑造自我的一种手段。
所以我才觉得当代分析进路的伦理学很无聊,真的需要细化到如此程度吗…

无标题无名氏No.63885289

2024-09-25(三)16:32:58 ID: He1I0Y7

《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册第一部分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