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9739251
西行漫记读后感
1.有关于时间的问题
最开始读这本书时,我总是片面的认为这本书记录着红军的“创业期”,但是根据序言的说法,最开始斯诺与红军接触实在1936年后,也就是四渡赤水、长征成功之后,那么我所谓“创业期”的看法就过于片面了,只是彼时红军的精神风貌在我看来还是相当理想化的,抱有一厢情愿式的“未来会变好”的愿景,以及对俄国的部分崇拜、对苏维埃政体制度的盲目相信,直到本书结束,这样的现象都一直存在。
2.从红匪、苏区,到红军、革命老区
贯穿全文的名目变化说明,在那个时期和白匪齐名的红匪,并不拥有在国家层面的话语权,同时在思想和组织架构上,部分是照搬俄国的体制,同时也萌生了自己的东西,比如还地于民、亲民帮扶的对民政策、口号和宣传上的殊胜,以及利用了农民、穷人等的身份认同,打造了一支让民众可以相信和用脚投票的军队,获得了极高的声望和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话语体系也是在一个政体获得统治权后创造和发祥的,我对这样的演变过程,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思想转变的契机十分感兴趣。当一支以工农为主的军队,它的领导者一下子变成整个中国的统治者,他的思想会怎样改变?随着时间跨度的拉长,对于时代局势的判断会引导他们做出怎样的决断?
3.关于领导者本人
我曾经看过一部记录了毛生平的现代电视剧,但是在毛本人进入图书馆前后,我就放弃了观看,因为过度的美化,忽略了人生选择中真正重要的部分,反而关注于交友、婚姻、如何获得赏识等机遇,我认为相对重要的:对于各行各业的实践和体验、如何领导工人革命的经验、如何动员以及怎样和掌握武力的军阀斡旋,这些真正能体会他变化和成长的部分反而语焉不详,着重强化了一个“读书人”的形象。
但是实际历史上的毛绝不是只靠读书就能获得能打运动战的思路和战略视野的,其中必然包含大量的军事知识和带兵经验,以及对时局、对人心、对未来的判断和分析,就连陈独秀和蔡元培这种在新文化运动中的笔杆子都曾经有一起做炸药刺杀的经验,一个能领导如此庞大军事集体的人,怎么可能只靠读书?
4.关于独立的经济体系
有一个独特的细节,就是“红匪”有自己的钱,和国民党推行的货币不同,这是一种独立的货币体系,它的锚定物可以是掠夺的获取物,也可以是粮食,最开始时的锚定物肯定不是红军的信誉或者信用,一定是实在的通行物,但是在这样的集体经济之间,钱会怎样流通?是以计划经济中的粮票形式,还是以一般等价物做交换?
我又注意到,斯诺本人在给红军集体中农民钱时,农民并不乐意接收国民党印发的钱,反而是欣然接受了红军的货币,这侧面证明这种货币有稳定的锚定物,并且能够立即兑换,于是我假设,红军当时已经有了自己的货币体系,而且是能够把货币当作一般等价物实施交易和交换的。紧接着一个问题萌生了:为什么在建国七年后,又选择实施了计划经济?我很想知道这样选择的时代背景和在当时环境的可行性。
5.关于美化和宣传修饰
就好像电视剧能把一个不修边幅的农民武装革命家渲染成一个彬彬有礼的读书人一样,很多与过去红军相关的史料和文学产品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甚至有意的遮掩了其中的片段,用口号、爱国热情,甚至是更表面的身份认同衍生出来的空话去定性,直到今天,一些明显的决策错误甚至出现了避讳的现象。
这显然利于统治的稳定,但是不利于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对过去史料的研究,就好像一个报喜不报忧的学生总让家长摸不清成绩的水平,这种有意的模糊最终会造成明显的割裂,会思考和深挖的人,与没有时间空闲只能看表象的人之间的:思想深度、看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社会形式的判断能力都会大相径庭,从而导致知识分子、统治阶级与普通民众的思维、思考方式截然不同,进而导致阶级固化和阶级之间的矛盾加深。
对于统治者来说,中产阶级及以下的思想深度应该停留在知而能说,说而不全,有方法而无内核的层级上,包括最近短视频的宣传案例,也更多只是提出了方法和路径,并不深挖思考方法与思想内核,颇有点类似“有法有术无有道”所描述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