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漓江市第三十五中校园内“乌鸦”作出的生物解剖报告
报告人:市科学院生化科主任李建华
报告时间:1993年12月25日
-引言-
本报告基于对特定乌鸦样本的详细解剖分析,旨在揭示其独特的生理构造、行为反应及潜在的环境适应性特征
解剖对象表现出一系列非典型特征,特别是在嗅觉敏感度、脑部结构、内脏形态及行为习性上
-外部特征描述-
解剖对象在外部形态上呈现出典型的乌鸦特征,包括黑色羽毛覆盖全身,喙部强健且弯曲,眼睛明亮,具备乌鸦种属的普遍外观特征,未见明显异常。
以下为该样本群普遍存在的异常部分:
-嗅觉与呼吸系统-
1.嗅觉敏感度
该样本群生物的嗅觉系统异常敏锐,尤其对血味、生物腐烂气味及任何浓烈的香水味表现出高度敏感性,此特征可能与其觅食习性及环境警戒能力密切相关
2.呼吸系统
解剖发现其呼吸系统结构精细,高效支持其高频率的飞行活动,同时增强了对外界气味的捕捉能力
-脑部结构分析-
该样本群生物的脑部结构相较于寻常鸟类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处理嗅觉信息的区域异常发达。
这一特征可能与其高度发达的嗅觉能力直接相关,进一步证明了其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复杂性
-内脏器官异常-
内脏大小与收缩性
解剖过程中发现,该社群生物的内脏器官相较于常规样本明显偏大,且具备极强的收缩性
这一异常可能与其生存环境的特殊需求有关,我方猜测为应对食物短缺或逃避天敌时的快速生理调整
-行为影响-
在对比实验中,校内出现的“乌鸦”群与市内提供的外来乌鸦,在行为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外来乌鸦对校内“乌鸦”展现出强烈的攻击性,甚至导致应激反应和自残行为,而校内“乌鸦”在实验过程中则相对平静,外来乌鸦疑似将校内“乌鸦”当成了敌对竞争团体
此现象可能涉及领地争夺、资源竞争或基因差异等多重因素
-死后变化-
解剖后的尸体在未经及时标本处理的情况下,会逐渐转变为一种黑灰色的粉状物
这一独特的死后变化可能与其体内的特殊化学成分及微生物活动有关
我方目前并不清楚此现象的来源,需进一步科学研究以明确其具体机制
-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解剖的生物样本在多个方面展现出非典型的生理和行为特征,我方无法查明是何种因素导致校内“乌鸦”出现如此明显的异常生理结构
根据校内人员描述,我方也无法理解该社群“乌鸦”是从何种飞来、又为何会聚集到三十五中
其高度发达的嗅觉系统、独特的脑部结构、异常的内脏形态以及特殊的死后变化均为深入研究乌鸦生物学特性的重要线索
此外,该社群乌鸦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反应也揭示了其复杂的社交结构和认知能力
—附言—
鉴于该社群生物的异常特征,我方认为该社群内的“乌鸦”很可能是一种与乌鸦高度相似但与乌鸦本质无关的特殊鸟类
其为“变异或进化后的乌鸦”抑或其他生物仍有待断定
建议严格管控该校“乌鸦”的生存范围,并对其进行长期观察,严格控制其数量,必要时可采取人为扑杀
————————————————————————
(以下是当时与该报告一同送与上级的一封信)
(寄信人为市科学院生化科主任李建华)
(收信者为漓江市科学院院长)
(省略部分寒暄和报告总结)
......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意外观察到一个特殊现象。
在12月3日下午,有两位研究员在午休期间闲聊,提及了漓江市校内刚发生不久的季红失踪案。当研究人员提及“季红”一词时,实验室内所有乌鸦均表现出异常激动的情绪和行为。
后每当研究人员提及“季红”一词或与季红失踪案相关的案情时,实验室内的乌鸦都会表现出该情况。
这一现象可能与“季红”一词所触发的某种记忆、情感相关,我个人完全无法理解该词汇为何会触发乌鸦的相关情绪和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