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致癌物分类
众所周知,生活中有很多致癌物,经常有新闻报道。但是,新闻学魅力在于,会将2A、2B、3类都叫致癌物,却不提为什么有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国际肿瘤研究中心(IARC)旧版分为五类,即1、2A、2B、3、4,危险性依次降低。
1类是“确认人类致癌物”,即现有流行病学资料证明系致癌物,如黄曲霉毒素、砷等。当然不止化学因素,如紫外线也是一类。
2A类是“很可能人类致癌物”,系流行病学数据有限,但是动物实验数据充足,如丙烯酰胺等。2B类是“可能人类致癌物”,系流行病学数据不足,但动物数据充足;或流行病学数据有限,动物数据不足,如四氯化碳等。而这两类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咖啡检出致癌物基本就是这两类。
3类物质的数据不足,不能对其致癌性进行分类,如三氯乙烯等。
4类只有一个东西,但是不是水、氧气这些,氯化自来水归在3类中。
2019年IARC专题报告中将致癌物分类作了更改,将原来的四类五组(1类、2A类、2B类、3类和4类)简化为三类四组(1类、2A类、2B类和3类),将原来的第3类(不可分类)和第4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合并。
致癌物分类名单:https://www.nmpa.gov.cn/xxgk/mtbd/20171030163101383.html?type=pc&m=#:~:text=%E4%B8%96%E7%95%8C%E5%8D%AB%E7%94%9F%E7%BB%84%E7%BB%87%E5%9B%BD%E9%99%85%E7%99%8C%E7%9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