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近期,一款名为“Thinking Claude”的创新性提示词(Prompt)引起了人工智能界的广泛关注。该提示词由一位年仅17岁并获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第一名的高中生涂津豪设计,旨在显著增强AI助手Claude3.5的思维链能力,使其能够展现出更加接近人类的思考模式。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个人开发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为AI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Thinking Claude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型语言模型的崛起,人们对于AI的理解能力和交互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思维链技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的推理能力,但其结果往往显得机械化,缺乏人性化。涂津豪通过深入研究人类的思考方式,并将其融入到Claude3.5的交互过程中,实现了从机械式推理到人类化思维的跨越。
◆创新点分析:
1. 人类化思维链:涂津豪创造性地将人类的“意识流”概念引入到AI的思维链设计中,使得Claude3.5在处理任务时能够展现出更加自然流畅的思考过程。例如,模型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发地使用诸如“或者…”、“等等,有了”等表达,这不仅增强了用户体验的真实感,也让用户更容易理解模型的思考路径。
2. 自我迭代优化:在开发过程中,涂津豪充分利用了Claude自身的学习能力,通过与模型的持续互动,不断调整和完善提示词的内容。这种自我反馈机制大大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同时也为未来AI模型的自我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见https://github.com/richards199999/Thinking-Claude/tree/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