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绅士,读作丧尸 X岛揭示板
顺猴者昌 逆猴者亡 首页版规 |用户系统 |移动客户端下载 | 丧尸路标 | | 常用图串及路标 | 请关注 公众号:【矛盾苇草】|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常用串:·豆知识·跑团板聊天室·公告汇总串·X岛路标

No.64516575 - 记录 - 文学


回应模式
No.64516575
名 称
E-mail
标题
颜文字
正文
附加图片
•书虫专用版,欢迎咬文嚼字、评文推书
•今天的风儿好喧嚣
那边超市的薯片半价啦!
•本版发文间隔15秒。

收起 查看大图 向左旋转 向右旋转
记录 阅读焦虑、体验与分析 2024-11-27(三)04:06:15 ID:nAukGJs [举报] [订阅] [只看PO] No.64516575 [回应] 管理
尝试重新把书捡起来的生活,
虽然一目十行过目全忘,囫囵吞枣避繁就简
day1打卡 《床,沙发,我的人生》p1 2024-11-27(三)12:22:05 ID:nAukGJs (PO主) [举报] No.64518915 管理
像是为摆烂生活所写的一个个小段子,简单但也算有趣。

1
“我没有目标,没有社交,也没有日程表,得过且过,如此而已。几本书,一点愁,外加大量的音乐,就是我无所事事的日常。”
2
“搞什么!就没有一个职业让你感兴趣?”
“没有。”
“你总该有个爱好或嗜好什么的吧?!”
“我很爱睡觉。”
“没别的了?”
“我还爱吃面。”
3
我想不出什么有智慧、有礼貌又不涉及人身攻击的好话,只好冷冷地说:
“别往心里去。我只是不怎么喜欢人类。”
day2打卡 床,沙发,我的人生/完结 2024-12-06(五)21:11:39 ID:nAukGJs (PO主) [举报] No.64612217 管理
用幽默的语言写下忧郁的生活,或者也可以称其为“忧默”?一个没有生活目标,想着靠领低保混日子的青年,他低迷到抑郁的精神状态使我有些共情。
然而消极的生活看似一眼望不到头,实际上却又无可前进。尽管来自工作、家庭、舍友等方面的考验被主人公漠不关心般地无视,可一得知可能没法领取救济金,主人公还是慌了神;合租舍友的逐个离去,还是让他失了魂;一起摆烂的朋友摇身一变变得成功与现实,还是让他感到陌生。
而他所做的,只是日复一日无所事事地担惊受怕。放在《局外人》的场子里估计得给判个四五百年。

看到一半就在想应该怎么收尾,结果呢,是借由主人公奶奶的葬礼以及葬礼的冷清所带来的对死亡的挣扎和醒悟,一夜之后压制自己的本性,在刚得到的推销工作上大卷特卷并猛得佳绩,在激烈的心理斗争后,“痛苦地和过去切割”,突兀地告别了摆烂。果不其然结局有点急切(据说作者本人的经历则是借助作品得到发表的机会渐渐做出改变)。
此外还有一点,在主人公压抑本性做出成绩之后,还专门安排了一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懒”的桥段。当我去豆瓣找点短评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近期评论被清一色的“楠凝”“白男”占领了,也许和这一情节不无关系。

如何面对自己的迷失和消沉?我觉得书里没有给答案,只给了一种草草收场的割裂可能:在面对无比迫近、严肃甚至恐怖的问题之后扭曲内心,从而走出困境(顿悟?)。
不过一开始看更多是为图一乐,而最后看到书评区引得百拳来,就当做是最后一处黑色幽默吧。
day2摘抄 床,沙发,我的人生 2024-12-06(五)21:18:27 ID:nAukGJs (PO主) [举报] No.64612318 管理
可是我需要安慰啊,苦水已经没过肚脐,指引我去重新连接被妈妈强硬剪断的脐带。

东想西想,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把我的人生拍成电影,那会是什么样子?会是一出悲剧吗?喜剧?科幻片?身为主角和执行制片人,我比谁都清楚,这种情节拍一部短片都嫌没料。可我仍然为这个问题而纠结不已。该选谁来演我呢?哪个导演适合执导我的人生?什么样的制作团队会投资“空虚”呢?用什么样的海报呈现无意义?人必须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吗?必须压抑本性才能成为英雄吗?绝对、完全、彻底的无所事事算不算一件作品呢?

“你把这个叫作幸福?整天关在屋里是幸福?我管这个叫死亡。”

我渴望人群,如同孕妇渴望独处,唯一的区别是我并没有孩子可以期待。我专挑高峰时段出门,只为和排队的人擦肩而过。我窥伺人流。我乘地铁在市中心来回闲逛,以便看见更多的同类。我寻找触碰、气味、面孔,一切可以证明我不是幽灵的东西。

只有从观众的角色中抽离出来,才能停止像看闹剧演员表演似的审视其他人。我成了剧中人。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能再躲在厕所里等待时间流逝了。我不能再咒骂着整个地球过生日了。我必须长大。躲起来生活并没有给我带来快乐,恰恰相反,我一点也不快乐。我只是赖活着,脚不沾地。我本性忧郁,又下意识地破罐子破摔,只搞得自己更加忧郁。是时候来个紧急掉头了。既然沿着此方向抵达不了任何地方,我就要走彼方向,从此完全逆着本能而行。我要停止与无聊、贪睡和懒惰为伍,我要改变自己。既然所有人都期待我干同样的事情,那我就撸起袖子好好干。我要尽己所能地劳心劳力,直到人家给我颁发奖章。去他的新闻业,去他的文学!车展还剩下一个星期,既然眼前没有别的事,那我就好好卖汽车。

必须恢复镇定,承担责任,做出决定。此时,此地。无法决断,那便付诸偶然。我的未来将由硬币的正反面决定。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把它拍在手腕上。反面,我就回家睡觉,等着房东赶我出门;正面,我就回展厅,拥抱唾手可得的销售员生涯。我猛一抬手,硬币在空中一边攀升,一边做着高难度的杂技动作。我看到它重新落下。我屏住了呼吸,无言地承受着雨滴。命运似乎犹疑了一下,但终究做出了选择。

在我身后,我的过去因为我的屈从而分崩离析。
day3 数字连上了就是没有断 袁哲生 2025-04-03(四)15:10:21 ID:nAukGJs (PO主) [举报] No.65729706 管理
阅读苦手,读了袁哲生的《送行》,感觉看到了走马灯。书中人物的表达让我回想起曾经介绍萨特的一幕戏剧:地狱里三个鬼魂,一个是想证明自己勇气的逃兵,一个是想隐藏自己性取向的同性恋,还有一个后面忘了,他们为了掩饰自身的缺陷/罪行/?而向另外两人追逐索求,永亘求而不得,才明白“他人即地狱”。无论是书中沉默枯槁的宪兵,沉默不语的逃兵,沉默木讷的父亲,沉默冷漠的弟弟,求无所得的妇人,得无所求的小女孩,还是□□□□的老妇人,两两之间的表达都让我感到不安。老妇人问路的那一段第一次让我回想起“他人即地狱”的恐惧,后面每一段都让我感觉在被折磨,感觉即将身处地狱。直到最后的几段我才意识到,作者就是我的地狱。
补充看了张大春的《决审意见:渐行渐远的《送行》》,感觉“此言得之”
day3 袁哲生 2025-04-03(四)17:10:31 ID:nAukGJs (PO主) [举报] No.65730591 管理
努力翻完了《寂寞的游戏》,感觉一整本忧郁(姑且称为)的底色都很重,以此为基础,哪怕最轻的的几笔描写也不觉牵引出感动,就像是《密封罐子》和《父亲的轮廓》。《送行》感觉是作者在折磨我,《木鱼》却又是另一番不同的感受。《没有窗户的房间》差点以为要一转洛夫克拉夫特,这又是底色的另一重演绎了。
day4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本哈明 2025-04-07(一)13:24:53 ID:nAukGJs (PO主) [举报] No.65761666 管理
公式化的情节安排
依赖性的二战叙事
脖子反扭的人物出场
这是故事会

UP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