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无名氏No.50603768 返回主串
2022-07-20(三)14:37:31 ID:ZnQRwoD 回应
岛民们有没有对拉康派精神分析感兴趣的呢?
最近拉康在互联网上越来越频繁地被提起,但多是伴随着一些艰深难懂的术语,加上国内与拉康相关的书籍也比较少,这就给入门拉康带来了一些困难。
上日亚找书的时候,偶然看到一本《疾风怒涛精神分析入门》,读完觉得相当流畅且易读。于是决定翻译过来放到岛上,作为翻译练手,也给新岛做一些内容贡献。(毕竟看了几年岛都没怎么发过串)
之后大概会每天花两个小时更新,翻译到哪算哪,应该会坚持把整本书译完的。
支持任何意义上的转载与使用,且无需标明出处
无标题无名氏No.50611393
2022-07-20(三)21:07:48 ID: ZnQRwoD (PO主)
◉ 关于无意识
精神分析的第一特征,就是认为人有无意识,人的本质就在其中。
关于【什么是无意识】后文再详细介绍。在此简单地认为是【存在于自己当中,不知不觉间激发、驱动自己的东西】就足够了。
一般会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最清楚,但以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错误的判断。我们并非如此了解自我,真正在驱动我们的是自己不知道的力量和动机。
精神分析是将无意识这种特殊的东西作为对象的临床实践。因此,精神分析是为了把握无意识特有的规律而被设计出来的。所以,精神分析进行的临床从常识来看会让人觉得很奇怪。但是,精神分析并不只是要显得特立独行,而是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希望您能将这一点牢记。
无标题无名氏No.50613330
2022-07-20(三)22:37:03 ID: ZnQRwoD (PO主)
◉ 拉康是临床家
看到这里,也许会有人提出异议。【弗洛伊德也许确实是将精神分析当做治疗手段来用的,但是拉康与其说是治疗理论,不如说是哲学理论吧?】
我经常看见这样的疑问。因为本书是以说明拉康派精神分析为目的的,所以首先必须回答这样的疑问。
雅克·拉康在1901年,20世纪的开端,在巴黎出生。最初以精神科医生的身份进行活动,但之后转变方向成为分析家,从而国际知名。到1981年以80岁高龄去世为止,他的活动如燎原之火,影响了世界各国。【拉康派】诞生了。现在,拉康主义者也在世界各国活跃着。
拉康经常被称为哲学家。但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很难说凭借什么才能称得上是哲学家,但是至少在制度上,拉康并非哲学专业。(不知为何,在我国有一种流行的误传,说拉康是高等师范学校的大学教员养成学校毕业的。他其实是医学部毕业的。高等师范学校仅仅只是他某段时期开展研讨班的地方。)
不仅如此,日本对拉康的接受方式,也是导致拉康被称为哲学家的重要原因。因为拉康主要被当成是现代思想家来研究的,而作为临床家的拉康却长期被冷落。
的确,有些像是精神科医生这样的临床家也会读拉康,但大半都是以拉康的理论为参照来理解病人的病理,除了理论不会研究其他的。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在我国想要进行拉康派精神分析实践的人几乎不存在。
但在拉康的祖国法国,拉康派精神分析正牢牢地作为一种运动生根发芽,接受拉康派精神分析的大有人在。日本的拉康派分析家用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完全无法和法国相提并论。
拉康的整个生涯都没有放弃临床,临死前还在孜孜不倦地进行临床活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是在这种实践当中产生的,所以毫无疑问是依赖于临床的理论。
无标题无名氏No.50619013
2022-07-21(四)08:45:35 ID: ZnQRwoD (PO主)
◉ 精神分析过时了吗?
阐明了以上那些疑问之后,也许还会有这样的反对意见吧:【作为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已经是过去的遗物了。到现在还要实践这种满是缺陷的疗法,真的有必要吗?】
确实,在现在的临床现场,人们都嫌精神分析太麻烦而不愿进行。一听到【精神分析】这个词就痛苦面具的人也并不少。
为什么精神分析这么不受欢迎呢?理由有好几个,但首先是:【精神分析代价太高了】。这里的代价指的主要是①时间、②金钱、③心理负担。
首先关于①时间,拉康派精神分析,到结束为止大概要花十年以上(个人差异很大)。一般的心理临床多半是几个月到几年就能结束,与之相比较精神分析实在是太花时间了。
然后就是关于②钱了。精神分析不适用保险,所以每回的治疗价格能算得上是比较高了。虽然也不是高得离谱,但毕竟要持续十年以上,价格合计起来可能可以买套别墅了。
最后是关于③心理负担,确实也很大。现代的精神医疗主要是以服用精神药物为中心的。所以只要向医生描述症状,医生就可以进行诊断并开具处方。之后只需要按时服药就好,几乎没有心理负担。心理咨询也非常重视不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这一点,非常细心地注意不给患者带来心理创伤。
然而,在精神分析中,之前说过的自由联想这种东西有点——或者说是相当难熬。【不是只要说出脑子里浮现的东西就好吗?】可能也会这么想。但是如果有非常羞耻的事情,极其不道德的事情,亦或是和谁都不想说的秘密之类的,这些也非说不可的话,那就非常熬心费力了。即使只做十分钟的自由联想,也会累的精疲力尽。
虽然说无意识是自己察觉不到的东西,但更准确地来说是,自己不想察觉,希望在不知不觉中让它结束的某种东西。用术语来说,无意识就是被压抑的东西。人们被自己所压抑的暗面(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黑历史】)所困,所以在精神分析里,有时会有不好的回忆、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笑最可耻的人类、说了非常过分的话感到十分罪恶。【治疗的目的明明是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现在还要给病人带来多余的痛苦,这叫什么事儿啊?】会有人这么想也不奇怪吧。
无标题无名氏No.50619491
2022-07-21(四)09:21:50 ID: ZnQRwoD (PO主)
◉ 效率化的意识形态
一下子说了很多精神分析的缺点,不过分析的代价确实很高。接受精神分析时有很多固有的困难,感觉不是能向每个人都推荐的。因此像精神医疗和心理咨询这样的,负担比较轻的治疗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预先说明,笔者并非想要全盘否定精神分析以外的【心的治疗】。重要的是,精神医疗和心理咨询并非全部,且精神分析是与这些治疗有着不同目的的。
尽管如此,宣扬精神分析无用论的声音还是越来越大。为何如此?在说明精神分析的目的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种论调的背景吧。
在现代,成本降低被大加称赞。什么东西都不能没有【速度】和【效率】,追求具有【即刻作战能力】的东西。提出比较花时间和费用的方案后,就会被瞬间反对,因为“浪费”、“要考虑现在的状况”。
【心理治疗】现场也受到这样的影响。因此就排斥麻烦的精神分析,称赞有效率的、能即刻见效的疗法。就是说效率至上主义也开始席卷医疗界了。
确实,为了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想要避开难走的弯路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一直专心于降低成本和避开风险的话,最后什么也得不到吧。
本来【心理治疗】和躯体医学不一样,并不是以身体的一部分,而是以整个精神为对象的。因此最后总会碰上【怎样生活】这个人生中最根本的问题。
因此,治疗并不是一个劲儿地提高效率就好了的。它必须还要解决<伦理>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伦理>不是说要遵守法律,而是指【以何为善而活】这样根本性的<生活方式>的问题。(在后文中,<伦理>与<生活方式>是同义的。)这既是患者的问题,也是治疗者的问题。换言之,在仅以效率为善的现状下,也要大胆对这种效率提出质疑。
确实,牛肉饭和汉堡这样的快餐,可以方便又便宜地填报我们的肚子。但是,餐餐都只吃快餐的话,营养会不均衡吧。临床也是这样。只追求效率的话,对人类存在的思考方式也会变得极不均衡与匮乏。每餐都在便利店草草了事的话,连何为美味也会忘掉的吧。
无标题无名氏No.50621813
2022-07-21(四)11:53:11 ID: ZnQRwoD (PO主)
◉ 表面症状并不意味着一切
确实,有些患者并不在乎<伦理>这样【深刻】的问题,只是想治好失眠症吧。但是,身体上的问题终究只是冰山一角,其下埋藏着与人生、社会关系息息相关的根本问题。是的,表面症状的背后,也许有着察觉不到的无意识的问题。不解决这些根本性的问题,病痛终结的那一天就不会到来。
有很多人一发现自己患上某种精神病,就想赶紧让它消失,就像驱虫一样。但是,这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使用精神药物自然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即使如此,也许又会出现新的症状。妨碍工作的失眠症刚治好,下次又患上了神经性腹痛(肠易激综合征),还是不能去上班......这种事情也是有可能的。
归根结底,关于自己的人生,不思考以何为<善>而活的问题的话,这些症状就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无标题无名氏No.50623067
2022-07-21(四)13:01:02 ID: ZnQRwoD (PO主)
◉ 治疗的<修理>化
如果不顾<伦理>问题,像拍苍蝇一样对待症状,那【心理治疗】就成了对异常状态的矫正了。换言之,近乎是<修理>人了。
<修理>式的治疗只见表面症状,对存于根底的<生活方式>和<伦理>问题视而不见。因为修理式治疗(特别是精神药物的研发之类)的问题在于,精神病患者的器质性结构如何。认为精神病是由脑和神经的异常状态所导致,并不关心患者是经历了什么才得上这种病的。
比如说忧郁症,从器质性的角度看,就是【脑内的神经递质(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等)的分泌平衡被打破】导致的疾病。但实际上他是如何患上忧郁症的呢?应该是因为他每天过于劳累、或是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了吧。所以,为了走出忧郁症,就必须改变他所在的环境。进一步说,他认为处于目前的环境中是<善>,我们要改变的正是这种想法。
但是,在<修理>式的治疗中,极端地说,只要使神经递质的分泌平衡正常化就OK了。根据这种原则可以提出【晒晒太阳,增加血清素分泌吧】这样的建议。但是因与上司之间的不合导致的心情低落,要通过晒太阳来恢复,这未免有些奇怪吧。
换言之,本来应该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消除情绪障碍,从而改善神经递质的分泌平衡】,不知何时变成了【只要改善神经递质的分泌平衡,就能够消除情绪障碍】。命题发生了反转。
在<修理>式的治疗中,器质性结构的问题被放在第一位。在这种观点下,人是被过于机械性地被看待了。【缓解丑形恐怖,顺利进行对话】和【把走慢的表调准】被当做一种东西来看待了。
【不管从哪个角度思考,能治好不就行了吗?】您也许会这么想。但是,正如前述,只治愈表面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是,如果一直只进行<修理>的话,就会忘记何为<治疗>了。【治好症状就能给那个人带来幸福吗?】【那个人原本将什么当做是<善>的呢?】这些治疗上的<伦理>问题都消失了。
只消除那些麻烦的症状的话就好了吗?只要变得健康,就能获得幸福吗?不管答案如何,重要的是对这些问题连怀疑的余地也没有了,这才是令人忧虑的事情啊。
无标题无名氏No.50631028
2022-07-21(四)19:30:28 ID: ZnQRwoD (PO主)
>>No.50627734
我水平不够,关于这本书本身的哲学性和准确性我没办法评价,但是在可读性上它显然完全不适合哲学基础比较薄弱的读者。如果你有一定的现代哲学和语言学基础,或许可以考虑。
你看这段,它一上来就仿若报菜名一般提到了笛卡尔,施蒂纳,尼采,克尔凯郭尔,新人本主义,黑格尔,阿尔都塞这些人名;使用了本我,小他者,镜像,能指,缺位等精神分析术语。然而对于这些思想家,以及这些精神分析术语,在前文却根本没有加以解释和介绍。这些概念显然会让刚刚接触拉康思想的读者手足无措,因此这本书的定位绝不是入门书。
许多读者痴迷于能指,渴望说出拉康式的语言,却忽视了真正重要的精神分析的最最基本的结构。拉康语言的晦涩,是他在他那个时代反对学院话语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失去意义了。我们作为学习者的任务,是通过精神分析的能指(词语,黑话)来理解精神分析的内在结构,而不是反过来,直接去学习能指本身。
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抓住观念,而不是被观念所抓住。如果只懂得堆砌哲学概念与黑化,那最终就成了拉康所反对的学院话语,实际是背离了拉康。
这也是我选这本书来翻译的理由。因为大家所接受的拉康离哲学太近而离临床太远了。这本书紧扣临床来对拉康进行阐述,并且以完全日常的语言,对精神分析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进行介绍,同时也做了一定的留白,引导对拉康的进一步学习。即使是只想粗略了解拉康理论的人,也能从中获取一些人生指导,而不用面对一堆艰涩的理论手足无措。我觉得这才是一本入门书该有的姿态。
无标题无名氏No.50631985
2022-07-21(四)20:18:40 ID: ZnQRwoD (PO主)
◉ 科学的意识形态并非唯一
麻烦的是,这种<修理>式的治疗方式以科学之名被正当化了。也就是说,通过援引脑科学与生物学等知识,它主张【由<修理>式治疗矫正后的状态,正是科学上正确的人类存在方式】。
于是,与此相异的意见都被断言成是【非科学的盲信】而遭到拒斥。同样,精神分析也被认为是【非科学的】而遭到了许多批判。
不过,并不是只有具备所谓科学正当性的东西才是正确的。本来,科学仅仅是,与一切思想保持距离并进行观察的这种彻底的原则。如果只是从这些思想中抽出几个,这并不能称为科学,而只能称为科学的意识形态化(科学独断论)。既然这只是一种意识形态,那么它就不再具有特权性,而仅仅是与其他意识形态并列的东西罢了。
当然,并不是说因为它是意识形态,我们就要批判它。人不可能不相信任何思想而活着,总是需要某些意识形态的。
但是,如果忘记意识形态是作为意识形态而存在的话,那就成为恐怖主义了。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忘了【自己的想法并不是绝对正确的】(本来也不存在什么绝对正确的思想),滑向教条主义,相信【除此以外的想法都是错误的】。
所以,即使一个思想被科学的意识形态正当化了,也不能囫囵吞枣。必须取下“应该相信这种思想”的有色眼镜。这幅有色眼镜,是各种思想和意识形态都同等地具有的。
无标题无名氏No.50633308
2022-07-21(四)21:26:15 ID: ZnQRwoD (PO主)
◉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管理的社会
这种科学意识形态的内部不是别的,正是资本主义体系。这些治疗方法,其目的归根到底,只是为了让资本的系统顺利运行而对病人进行操作和管理。
【即使只有一些精神病患者,也会妨碍大家工作。所以对这些麻烦的人,就需要赶紧把他们的症状治好,尽早恢复而成为团队的力量。
但是让他们接受治疗的话,会损失劳动力的吧。那就不太好了。会掉业绩的。所以应该让他们去做那种可以边工作边接受的治疗。
而且,如果治疗做过头了,他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个很特别的人。要是说着“我要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什么的,把工作辞了,那就难办了。所以别让他想那些<伦理>性的问题,只治好表面症状,让他赶紧回来工作吧。】
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写成了台词的形式,但其实不是说有人在哪个阴暗的角落里暗中筹划着阴谋。这不过是在说,社会全体的氛围,会催生出这样的思想。但是,不管怎样,我认为这种残酷的体制,是被主张【即使有精神病,也不要当做是特别的人来对待】、【可以很轻松地就给你治好的】这种观点的人道主义假面所掩藏的。
【心理治疗】真的应该支持这种制度的剥削吗?确实,与这种制度同流的话,治疗会更加普及,患者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吧。这样的话就可以赚到钱了。但是,这种想法失去了<伦理>,终究是陷入了对利益的盲目追求之中。精神分析要思考<伦理>问题的话,就绝不能隶属于资本主义。
......但是,如果继续深入这个问题的话,这本书就超出精神分析范围,成了社会批判的书了。这个话题暂且就这样结束不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