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模式 - No.61556425


No.61556425 - 文学


无标题无名氏No.61556425 只看PO

2024-03-09(六)12:23:48 ID:aJm3cqo 回应

非网文记录串

无标题无名氏No.64120814

2024-10-19(六)14:36:23 ID: ulQfVcn

说到中式哲学里劳动的缺位,其实算是挺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因为这种缺位实际上有两个极端。
活的比较好的:“地儿那么大,咋种都能有饭吃吧?国家那么大,干啥都能吃上饭吧?这事不考虑了。”
活的不那么好的:“要饿死了,但是怎样都会饿死所以无所谓了。”
然后关于劳动更加细致的思考就这么水灵灵的被这两群主要的思想产出者跳过去了。

往外延伸,其实外国也是同理,东想西想的要么吃饱了撑的,要么没饭吃饿着,对这两种人来说,劳动并不是生活中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只会说糙话,见谅)( ゚∀。)

无标题无名氏No.64122091

2024-10-19(六)17:01:40 ID: aJm3cqo (PO主)

>>No.64120814
或者说直到当代社会,获取食物只占其中的一部分但同时又不得不进行获取食物之外的工作的劳动才成为值得考察的目标( ゚∀。)

无标题无名氏No.64123132

2024-10-19(六)18:46:42 ID: aJm3cqo (PO主)

>>No.64109977
我宣布英语的医学话语是这个世界上最差劲的语言!(怒)
我怀疑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完全不可能在不接受训练的情况下了解相关的知识,即使是看科普也是困难的――所谓的识字但是阅读上的文盲。
强烈谴责屎山代码!( `д´)
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中文的简明清晰。

无标题无名氏No.64134518

2024-10-20(日)19:30:18 ID: aJm3cqo (PO主)

The students' guide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Ward Jamie
今天开了一下午会,在底下偷偷摸摸把第五章the lesion brain看完了。
这种仍然是在讲实验原则和方法,只不过着重于基于大脑病变的研究。
知识组织得非常棒,从一个病例入手,讨论我们能从中知道什么,然后讨论可能的其它情况,以及各种情况依托的假设,渗透了重要的实验思想和设计。
内容上分别讲了人类的大脑病变、动物的病变、TMS(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和tDCS(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无标题无名氏No.64134556

2024-10-20(日)19:33:44 ID: aJm3cqo (PO主)

>>No.64134518
以及附上一个神奇的病例:
CF,无法写任何元音字母,并在其位置留下空白(“Bologna” → B L GN)(Cubelli, 1991)
( ゚∀。)人体,很神奇吧

无标题无名氏No.64156790

2024-10-22(二)18:20:45 ID: aJm3cqo (PO主)

《现象学导论》罗伯特 索科拉夫斯基
随手一看,这次真是一边吃饭一边读的,总共读了有几十顿饭。
不过这可以说是我目前看过的最好的现象学入门读物,并不以哲学家、哲学史的形式组织,而是直接从概念入手,适合每个想要了解现象学的肥哥入门。
强推。( ゚∀゚)bbb

无标题无名氏No.64157966

2024-10-22(二)20:32:12 ID: BgfZxfx

>>No.64156790
在我购物车里,一直没买,那考虑下单了

无标题无名氏No.64186513

2024-10-25(五)17:30:05 ID: aJm3cqo (PO主)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杨国荣
之前看过陈荣捷注的传习录,所引的大多都是传统的中国哲学的注,这次看的更多是从西方哲学的视角来看心学。
心学总体而言确实是非常精巧漂亮的理论,无怪乎当时之人会趋之若鹜。
可惜的是还是调性不和,我进入不了那种认同的审美空间中。

无标题无名氏No.64186636

2024-10-25(五)17:46:06 ID: ulQfVcn

>>No.64186513
心学之所以受追捧,不客气的说是因为王阳明人比较成功,实际上心学本身并不能说完善,也没有孟儒荀儒理儒那样保持流传的能力。毕竟王阳明在尝试融合三教的过程中为了通俗易懂选择了“心”和“良知”这种相对接地气的概念作为理论基础,反而将学科本身变得太过唯心……
后果就是,比起有着各种规矩约束和方向指引的其他儒,心儒传个两三代要不出家要不转投,很快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