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模式 - No.62987517


No.62987517 - 文学


无标题无名氏No.62987517 只看PO

2024-07-05(五)18:39:04 ID:rChLf86 回应

po作为民间训诂爱好者,已不满足于词源探索,还喜欢搞点私人解释与赞叹,以及勾连遥远的联想。我把这种行为叫做烛词,在黑暗广阔的洞穴中,秉一小烛,探索古代壁画的肌理纹路,如此勾勒出汉语角落的轮廓。总之,在文学版试水一番。

无标题无名氏No.63153464

2024-07-21(日)01:21:45 ID: 905oK6F

(*゚∇゚)虽然自己不咋会但是爱看,po加油!

无标题无名氏No.63213863

2024-07-25(四)22:31:28 ID: KPAWFxM

感受到溢出屏幕的学力了,收获颇丰,订阅住下了先( ´∀`)

无标题无名氏No.63281325

2024-07-31(三)14:38:11 ID: JJBtPXw

点击查询popo最近脑子又想了啥新鲜玩意

无标题无名氏No.63283628

2024-07-31(三)18:30:01 ID: JJBtPXw

来一个,“吃风凉饭”,其实是今天推送看到的。
“吃风凉饭”,其实是“到风凉的地方去吃饭”。夏天太阳落山,外面降温后就将桌子凳子搬到外头去吃饭,这就是“吃风凉饭”的由来。

然后对应的风凉话是不是这个意思呢?也是的!

“风凉话”一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唐代。据《旧唐书》载:唐文宗开成二年,盛夏的一天,文宗皇帝和几个大臣聚集在未央宫吟诗消夏。文宗吟道:“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其意是说:人们都说夏天炎热痛苦,而我却喜爱夏季的漫长。柳公权应和:“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意即:有微风从南边吹来,在殿阁中能感到凉爽。各大臣也争相吟诗附和。文宗对柳公权的诗句非常赞赏,说它“辞清意足,不可多得”。

宋代大文豪苏轼,却认为柳公权的诗句“美而无箴”,言下之意是说,诗句本身也许称得上一个“好”字,但全无一点身为大臣讽谏劝谕的自觉。为此,苏轼续了四句:“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愿言均其施,清阴分四方。” 是说,皇帝和大臣们在殿阁中乘凉时,根本就没想到天下百姓正苦于夏日的酷热,生活的艰辛。别人处于酷热中,你偏说凉快,不负责任地乱说一些冷言冷语,没有人情味。后人据此引申出“风凉话”一词。

无标题无名氏No.63296561

2024-08-01(四)20:08:59 ID: rChLf86 (PO主)

>>No.63281325
惭愧惭愧,最近没有捕捉到有意思的词语和概念(つд⊂)等待灵感降临中

>>No.63283628
感谢分享有意思的词源(ノ゚∀゚)ノ原来“风凉话”的背景跟何不食肉糜差不多,风凉话、肉糜话、灵活就业之闲置的房子租出去……

无标题无名氏No.63584863

2024-08-27(二)13:35:55 ID: rChLf86 (PO主)

镜与鉴

本次烛词从可靠的训诂好伙伴,工具网站古音小镜的小谜团开始:为什么是镜呢?

>>No.63582995(古音小镜的题记)

古音小镜汇集了大量训诂材料,做了彻底的扫描和数字化工作,有搜索之需时,确如网站题记所说,如揽镜照容般方便。然,便携实用之物何其多,为何偏偏选定镜的意象?容我以猜想上溯这形意的来源:图鉴。

图鉴是和制汉语(図鑑),开始时应用于博物学出版物,后又启发游戏设计,成为构成世界观的重要意象。此处岔开一笔,我认为目录和图鉴就是整理心灵的核心格式,把握这二者,便可踏上真正的探索之旅,若作比喻,便是秉烛的烛台。话说回来,我想正是由图鉴的意象,赋予了镜与鉴这般形意:收集知识、功能强大,如同法宝一般,古音小镜由此继承而来。

>>No.63583001(“図鑑”的日语维基解释)
>>No.63583005(上文翻译)

事实上,尽管图鉴一词是和制汉语,但以鉴命名书籍却是早有的中国文化传统。

>>No.63582993(宝鉴)
>>No.63583744(图绘宝鉴)

《红楼梦》中的超越性法宝风月宝鉴,亦化作书的别名。有主张认为,风月宝鉴之名化自李白诗歌: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文学家们对镜子的意象亘久痴迷,持续不断地为其赋魅,于是镜与鉴代代有其独特的神秘性,这其中,又有二者让我格外着迷,一则上古时代的传说,方诸,二则“以人为镜”。

>>No.63583739(方诸)

方诸,取明水于月,见月则津而为水。燧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我认为,这则神话表现了古人对生存资源的两大认识,一是火,二是干净的饮用水,又通过特别的宇宙观通感向日月崇拜,燧和方诸这两样法宝合称鉴燧,凝结着先民的崇拜与渴望。

至于以人为镜,如果细细思考,为何我们可以在别人身上照见自己,会发现并不那么不言自明——我与镜像本应全然一致,而他者又为何照出了我?拉康派精神分析也对镜像和自我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但我把握不足,无法深入浅出,暂且不涉,若有肥哥愿意就此展开而共烛,十分欢迎且感激。以人为镜,意味着我中有他,上下四方,往来千古的灵魂,均可彼此照见,通过凝结人类创造力的艺术通道——影像、绘画、音乐、文学,还有面对面的情感。请容我在此发起狂想:或许我们所有人的灵魂,在获得肉体之前,皆在那名为方诸的上古之镜中,如EVA中的LCL之海般彼此交融。在现世的镜中,我们看到分裂的自我,再次感到受身;在现世的人中,我们发现共同的灵魂,再次怀念方诸之镜。

我还想谈谈一面今时最普遍的法宝镜子,手机。我们得到互联网的大奇迹庇护,于是又试图把所有的灵魂活动还原回这神秘的镜中——这就是在手机中发生的一切。还记得李白的诗吗?“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今日之镜,示现了古人的神话想象,古今的神思沉吟,交融在汉语一隅,这镜中。

最后,我拟了一首诗,背靠上文千余字的展开,希望能传达烛镜为我带来的迷狂:文山图海殊相涌,神游远交镜相通。方诸照月天请水,万古同魂一鉴中。

无标题无名氏No.63596042

2024-08-28(三)16:47:33 ID: rChLf86 (PO主)

前段时间把串首的烛词小论略微展开了一下(=゚ω゚)=

在黑暗广阔的洞穴中,秉一小烛,探索古代壁画的肌理纹路,汉语角落的轮廓,分形勾勒。我们分别秉烛,不期然间集结为炬。壁画中的超越性,在烛光中升腾,伸手唤来,放牧到开阔原野,在运转的语言系统之外,概念和词语互脱、互逐,模糊的意指曼衍成云层、山脉、海洋。最后,壁画被拓印在广袤的原野上,风吹草低,灵光闪烁。

无标题无名氏No.63608790

2024-08-29(四)22:09:07 ID: ByFcRU7

      ___
     />  フ
     |  _  _ l 我是一只催更的
     /` ミ_xノ 喵喵酱
     /      | gkdgkd
    /  ヽ   ノ
    │  | | |
 / ̄|   | | |
 | ( ̄ヽ__ヽ_)__)
 \二つ

无标题无名氏No.63608906

2024-08-29(四)22:20:41 ID: ByFcRU7

话说回来小肥我才疏学浅,在这里也只算是看看热闹,忽然有些好奇“对错”的来历,看起来好像是从某些生产工序而来?( ゚∀。)“整齐”与“不整齐”变成了“正确”与“不正确”,感觉还挺神奇的(`・ω)以及错为什么是金字旁呢
以及藏狐老师有本图鉴书叫“海错图笔记”(或者这之类的,这里的错又是什么意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