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春秋战国至汉
无名氏
2024-01-31(三)23:07:22
ID:US2Qf5A (PO主) [举报]
No.61059477
管理
春秋战国这一大变动时期具体表现在:政治上,以周(公)礼为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逐渐停转,周王室大权旁落,群雄逐鹿;经济上,奴隶制生产模式发展到最高峰,土地私有制木已成舟;文化上,进入了所谓“轴心时代”,讔隐引而待发。
出于政治需要,谜语演化出了其在历史上最为主要的功用——滑稽而谏。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续而藏诸?求善贾而活诸?"子曰:"活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第九》)
此假物寓意之隐语:子贡没有直接表义而以美玉来形容君子,子借此传达待沽美玉来反映出仕、求仕的愿望。
景王既杀下门子,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惮其牺也。"遽归告王,曰:"吾见雄鸡自断其尾,而人曰'惮其牺也',吾以为信畜矣。人牺实难,已牺何害?抑其恶为人用也乎,则可也。人异于是。牺者,实用人也。"王弗应,田于巩,使公卿皆从,将杀单子,未克而崩。(《国语·周语下》)
此借事寓意之隐语:"雄鸡自断其尾"隐周景王欲杀单穆公,还没动手后者便死了。
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曰:"佩玉紫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对曰:"梁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左传·哀公十三年》)
此托言寓意之隐语:"庚癸"隐粮食。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国大夫申叔仪向鲁国大夫公孙有山氏借军粮,因不敢直言,只好用隐语代替。
古乐府云:"梧桐秋,吴王愁。"(清·张鉴《冬青馆古宫词》)
此谐音寓意之隐语: "梧桐秋"的古音与"吴王愁"相似,以谐音双关隐喻夫差之绪。
而拆字谜的则是谜语在形式上的创举。其起源可追溯至卜筮谶语中的测字术,后秦制“书同文”,李斯定小篆,程邈造隶书,为拆字的流传提供了直接条件。
最初的拆字隐语有两个特点:一是隐寓意义,即出于某种政治、思想目的需要而拆字,拆字为隐意服务,作望文生义的解说:二是任意支解,即拆字并不遵循汉字结构的组合规律和部件规范,所拆汉字的构件与被拆汉字的本体构件相比较,相同或相似均可。古时的人,无论是上层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下层百姓,都乐见这类某种隐意目的而制作的隐语,这种拆字重意而不重形,只要能达到隐寓某个意义的目的,是不拘汉字分拆的构件相同或存在某些细微差异的。揭示拆字体隐语时,人们也并不因为组合汉字时的笔画构件有细微差异而怀疑其隐寓的意义。后来,拆字为政治思想服务的作用日渐弱化,文化娱乐的作用提升,拆字隐语也向汉字规范化形体分拆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科学利用文字的形扣灯谜。而任意支解文字的习俗则一直由测字术延续下来。
例如:
楚子曰止戈为武。(《康熙字典·武》引《左传·宣十二年》》自环者为私,背私者为公。(《韩非子·五蠹》。注:公,平分。从八从么,八犹背也。)
两口衔士为喜。喜得明心,喜者为憙,憙天心。(《春秋·元命苞》)
《春秋说》以人十四心为德,《诗说》以二在天下为酉,《汉书》以货泉为白水真人,《新论》以金昆为银,《国志》以天上有口为吴,《晋书》以黄头小人为恭,《宋书》以召刀为邵,《参同契》以人负告为造。如此之例,盖数术谬语,假借依附,杂以戏笑耳。(《颜氏家训·书证》)
尤其是各种版本的刘汉政变谜谶:
《搜神记》和《宋书·符瑞志》及《孝经右契》等书所载的“卯金刀”谜: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用白话说就是:宝文出现,被刘季紧握手中,这个姓刘的,星相就在轸星的北面,他的字是季,天下人将无不敬服他。此即刘邦一统天下,为君王帝位神授制造的舆论:刘邦,字季,“卯金刀”合为繁体字“劉”,“禾子”合为“季”字。
《三国志》《后汉书》载“董卓死”政变谜谶: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其当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情节,具体详见§5.2.1。
“隐”作为谜语古称的意义正式出现在春秋战国的文献中,而汉以后称为“隐语”。讔,是“隐言”的合成,《文心雕龙·谐隐》:“讔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廋,亦称廋辞(词)、廋语,长期以来解”廋”与”隐”同义,西汉扬雄《方言》:“廋,隐也”。钱南扬《谜史》:“讔廋互训,盖本一物。”
《国语·晋语五》中记载了历史上第一个进入文献的谜语:鲁宣公十七年(前592年),晋国范文子(名燮)退朝晚了,告老在家的范武子问儿子迟归的原因,文子兴冲冲地告诉父亲,秦国使者讲了五条“廋辞”,朝中竟无人能答,他一下子答出了三条。武子听毕大怒道:“朝中大夫不答,乃谦让父老之故。你是个年轻的孩子,却在朝中三次抢先,掩盖他人。如果不是我在晋国,你早就遭殃了!”说罢举杖便打,以至于文子的发笄也被打断在地。只是文中并未将“秦客廋辞”的具体内容交待清楚。而《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则较为详细记载了相关谜语,即楚国大夫申叔展向萧国大夫还无社用隐语暗示他躲入枯井以避战祸的文字。
《东周列国志》第89回也语言略有不同地记载了“无盐进隐”的故事,并揭示了无盐所示四个动作的含义:“扬目者,代王视烽火之变;炫齿者,代王惩拒谏之口;举手者,代王挥谗佞之臣;拊膝者,代王拆游宴之台。”“无盐进隐”是用动作为隐,后来称作打哑谜。
《新序·杂事二》记载的《隐书》和《汉书·艺文志第十》列《隐书》十八篇,这两处所记载的《隐书》即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谜语书,只是不久便已佚失。
而要论及谜语发展中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本,则当属荀子《赋》篇中的《礼》《知》《云》《蚕》《箴》五赋,其中《蚕》赋是灯谜史上具有承启意义的代表性的优秀作品:
有物于此,保保兮其状,屡化如神,功被天下,为万世文。礼乐以成,贵贱以分,养老长幼,待之而后存。名号不美,与暴为邻。功立而身废,事成而家败。弃其耆老,收其后世。人属所利,飞鸟所害。臣愚而不识,请占之五泰。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屡化而不寿者与?善壮而拙老者与?有父母而无牝牡者与?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谓蚕理。蚕
《蚕》赋描述了蚕的外形:身上光滑无毛,体态柔软,头部像马;蚕的习性:吃桑叶吐蚕丝,喜湿怕热怕雨;蚕丝的经济价值:给世界增添色彩,给家庭增加收入;蚕的生命周期:三俯三起,化蛹变蛾。最有意思的是,赋中还暗示了此物的读音,“名号不美,与暴为邻”, “蚕”与“残”同音cán 。如此详尽的描述,已基本具备民间谜语中赋体物谜的特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述谜的特征时说:“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荀卿《蚕赋》,已兆其体。”
西汉的刘向,则是位采录春秋战国时期隐语的名家,其编撰的《新序》《说苑》《烈女传》等著作保留了数十个隐语故事。
而要论及历史上第一个谜人,应该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淳于髡,其能言善辩滑稽而谏之事迹多见于《史记》。《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中记载了一例:驺忌子以鼓琴见齐威王,以鼓琴五音之道比喻治国之道,令齐威王称善,三月而受相印。淳于髡用微言(隐语)提醒忌子。首先用"全"字离合为"人王",告诫驺忌子一生荣辱系于王,后连用四个隐喻告诫驺忌子治国之要。淳于髡每说一个隐语,驺忌子都应答如流。
/*从史上第一个谜人开始,回溯性建构的神圣(秘)化就已经大到了难以忽略的地步,事实上整个§1.1古代灯谜史中的谜人——从淳于髡到纪晓岚——都是如此先知般的聪明,只是因为他们对当下来说是单向度地不可考。*/
汉朝的著名谜人,当推东方朔。《汉书》多云其擅射覆,所谓 “射覆”本意是指把实物扣藏在器皿中供猜射的游戏,本身而言,与隐语有很大区别。但射覆时,往往附加不是直接说出猜射之物,而用描述事物性状特征的射覆语来表达猜射之物的内容,这个射覆语就是隐语。久而久之“射覆”便成了谜语的别称。
东方朔常与郭舍人于帝前射覆。郭曰:“臣愿问朔一事,朔得,臣愿榜百;朔穷,臣当赐帛。”曰:“客来东方,且歌且行。不从门入,逾我垣墙。游戏中庭,上入殿堂。击之拍拍,死者攘攘。格斗而死,主人不伤。是何物也?”朔曰:“长喙细身,昼匿夜行,嗜肉恶烟,指掌拍扪,臣朔愚慧,名之曰蚊。”舍人辞穷,当复脱裤。(《汉书·东方朔传》,亦见《太平广记·东方朔》)
此即隐语与汉赋结合之赋谜,两则“蚊赋”隐语从不同角度描述了蚊的特征,且以谜猜谜,颇有情趣,被广为流传。
这个时期的谜事,几乎全都是围绕宫殿与皇室的,隐语可以说是高级贵族权力倾轧中一把好用又无形的大刀。
“今年祖龙死”(《史记·秦始皇本纪》)此即嬴政亡之政变谜谶。
“亡秦者胡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此即胡亥二世亡秦而政变谜谶。
“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史记·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此(刘章《耕田歌》)即诛吕之政变谜谶。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隐语之盛行,宫廷竟已设置了专门以隐戏为业的滑稽弄臣,而这又进一步促进了隐语向文学性、娱乐性方向的大踏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