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肥哥看看我去年写的(`ヮ´ )
(前略)
郭嘉的病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征兆,就像他其他身虚体弱的症状,应季而生,随风开落,给脸颊添一点红晕。直到某一天,郭嘉对着敌军的使者滔滔雄辩,忽而如狐狸甜言蜜语,忽而如乌鹊冷峻尖利。他的嗓音在满帐文武中最属年轻,最为悦耳,因此让人恨不起来。使者只能战战兢兢看着他,看青年明亮地笑。
而后突然倒地。
抢出一步,曹操颤抖地抱起郭嘉,像抱起一把无柄无鞘的绝世名剑。晕倒时笑意还残留在青年脸上,眼梢和唇角带有锋利的弧度,像剑客深藏的桃花林。
从那以后,郭嘉的病情开始断续发作,最终不可收拾。征乌桓的前夕,郭奉孝不再咳血,他的衣衫和面容前所未有地明净光耀,仿佛翠松白石。他与张辽、田畴闲聊,三人年龄相仿,年少时天各一方,不相知闻。田畴说起刘虞的旧事,张辽刷洗战马,拉扯马辔向北又向南。但郭嘉只谈眼前的战事,每一句都斩钉截铁,那样的意气风发。原来他自知无路可退,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所有的生命都交付于此刻。已经没有血可以咳出来,鲜血在胸腔里化成了碧玉。
终于郭嘉病得将死。曹操哄他说小时候的事情,心想这些东西能让人好一点,童年,故乡。他想象鸦鬓红颜的小孩子赤脚走到颍水中,漂亮的影子仿佛春云。他想象郭嘉和他一样什么都干,摸鱼打鸟驰骋游猎……好像对于这具小身板有点困难。那还是读书好,不求甚解,随意分心,靠在窗边睡大觉,毕竟奉孝特别的聪明。他问郭嘉:你小时候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这时郭嘉突然直起来看他,眼珠亮晶晶的,有他幻想中所有孩子的神气:
“我从小就想遇到明公这样的英雄。”
曹操猛然醒悟,郭嘉原本就以自身意愿做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与曹操见面的第一个夜晚,他们谈论天下。他当然可以有家,有故乡,有一切,但这些终究不能让郭奉孝满意。童年的郭嘉并不是神子,也非妖孽,没有通灵的狐狸和乌鸦,不会盘踞在桃林的神庙。他只是在桌案后等待着一个曹操这样的人,直到成年也没有等到,于是踏上旅程。他为自己买了一件青衫和一匹白马,白马皎皎如月,青衫袅袅似风。风没有归处,月光也没有家,只是因为与曹孟德的相逢,所有的少年意气都停留在此刻。郭嘉为曹操做了十余年锋芒孤勇的年轻人,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刻。没有得到天下就死去,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曹操以为郭嘉哭了——旋即才知道是自己眼里含着一点泪光。他的心突然变得像深海生物那样柔软,哽咽僵硬到不能动弹丝毫。此刻郭嘉对他轻轻笑了一下,没有锐利伤人的聪明或狼狈为奸的得意,只是一种死到临头的温柔,像在半空中融消的雪花,稍一呼吸就会惊散的蝴蝶。为了这点温柔,曹操几乎愿意一生凝固在这一刻——然而郭嘉即刻替他擦泪,骄傲果决与平日无异,于是郭奉孝透过曹操的眉目看见万里江山,曹操看清那张垂死的脸。
———————————
他最后输掉的是命。
少年把命输给了他。
那是一块碧玉,是小狐狸的心头血,乌鸦最后的宝藏。
少年言笑晏晏地把碧玉系在他的胸前,眼前是未竟的残局。即使在梦里,曹操也无法想象郭嘉的死状,于是他只看见漫天灵旗,仿佛青青柳枝,在春日的高天婀娜牵引,有极微弱的灵风从此来去。
没有郭嘉,他仍旧戎马倥偬,雄心万丈,麾下文武尽忠,剑发星芒。九州之大,云行雨步,无所不可至。只是不会再有这样一个人而已,他生来无家可归,死后一切奇谋险策也无葬身之地,多少惊才绝艳,当时只道是寻常。
梦醒后曹操引军北上、登山临水,忽而一骑飞至,人言军师祭酒已亡。他颤抖着去摸胸口当心的位置,那里果然有一枚碧玉。再去摸,却是一无所获。于是曹孟德已知天命,遂凛然振起袍铠,按长剑,赋歌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六军亦随之辟易,于山高海深前久久肃穆,而后拨马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