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从“卦者灵风”看当今政府舆论控制、以及对新方法的启发、对民本政策的部分发祥。
序:任何跟民生挂钩,从民本思想出发,经过市场调研和民意调研之后,持之以恒稳定推行的好政策,都是能获得极大民众获得感的。
1.官僚系统控制舆论的延后
官僚制度对某些社会现象的反应是相当慢的,就比如先前青年就业率问题,在高校隐瞒造假就业率的若干年后,统计局的调研才发现就业率已经低到了一定程度,等去除了数据上的虚假,立刻就停止了青年就业率的公布,转而寻找“更加科学的统计方法”,而此时青年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社会问题,无论是调整统计法后公布还是不公布,都必然会再次面对整个网络的解读以及舆情的攻击。
这次“卦者灵风”的宣传案例,是以国民的基本情感诉求为基础,对政策的讽刺,而从视频发布,到其账号被封禁,视频被下架,已经经过了快一天的时间,于此同时,在社交媒体上,对应的视频仍能传播和查看,其实也侧面反映了监管的滞后性,以及在多平台的舆情控制时,因为无法统一控制或者发文速度慢导致的时延。
在舆论控制上,官僚体系有其天生的滞后性,而平台员工本身是没有对类似视频做管控的动力和义务的,要不然这个将要“造成恶劣舆论影响”的视频压根就不会过审,而平台本身对政策的响应同样具有模糊性,或者说政策文件本身就是模糊的,并不会规定一个仔细的、能用于实践的规章制度,而是需要以会议的方式做研讨,在上级领导审批之后去做控制,等官僚系统反应过来,舆论早就甚嚣尘上了,这时再去发文控制平台删除或封号,就已经晚了不知道多久,再加上各自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利益基础和相关方,发文后是否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都另说。
2.过于直接的方法
如果一件事情本身处理的没有问题,经得起合订本查,没有出尔反尔的情况,那么后置的通告本身就能抑制舆论的传播,真正造成恶劣影响的,是明明做了错事,或者处理过于粗糙和暴力,却试图用官方定调和封禁等手段去掩盖,甚至出尔反尔,经不起合订本查,这样自然会在民众心中萌生出更多的不信任以及怨气,这种怨气是不会在民众间消化的。
有时候过于直接的控制手段反而会积累更多的民怨,就比如本次的宣传案例,封禁之后民众自发的传播反而会更扩大其影响力,让讨论的范围不止于对应的视频,也不止于这单个政策,像这种粗暴的手段更接近于一种舆论的直接压制,是一种强制的话语权剥夺,很容易转进阶级矛盾和高压政策的讨论,而这种明显违背了民众基本情感诉求的政策,无论怎么宣传都不可能占理,到除夕当天,这种堆积的怨气或许会造成一轮更疯狂的讽刺风潮,而不止于这一次的个例。
3.体制内升迁的导向错误
如果在官僚系统中需要升迁,你会想到什么?办实事还是所谓和高科技接轨、和AI接轨,推行所谓新时代的管理方法、信息系统,然后通过卖地等手段提高地方政府收入、交出更好看的财务报表?
我发现大多数地方官僚系统已经明显的和民众脱节了,各种形式主义的上行下效之后,就连一个像样的民意调研都做不明白,基层公务员都要配合所谓上级视察做形式主义的如今,怎么可能弄明白要怎么去推行一个真正利于民众的政策?如果真的强制官员以利民惠民的项目做升迁的基础,你猜猜下层民众的生活会被扰乱成什么样子?
4.更迭的舆论控制法
如果我说当前的方法存在一定问题,那么我就会试图提出一个新的可行的方法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1)与审核人员的情感交易、道德约束和政策培训
提高审核人员的工资,并建立一个基于人情的管理机制,灵活其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并定时在工作时间之内组织培训,强调一个详细的舆论管理细则,出具对应的文本,培养对应的道德思想。
(2)建立多平台跨部门的统筹中心
建立一个优先级高的统筹中心,不以发文、研讨这类需要拖很长时间的手段去做舆论管理,而是划好舆情分级,高级别高影响力的舆情以统筹中心里的类“外交部发言人”进行立即处理和多平台协调,建立一个工作小组,该小组必须扁平化管理,使响应机制对舆情的判断时间在半个小时内甚至更短。
(3)建立人格化的发言形象
能够引起民众共鸣的管理手段才是最高级的管理手段,如果能做到让民众对单位的管理方法共情,那么民众间自发的传播力会大大超过单位所自有的影响力,而这种共情是可以由收买媒体等形式去做引导的。
(4)把藏起来的东西摆到台面上
破除官僚和国家的神秘性,不以封建的忌讳去统治国家,而是明白告诉民众,这样有利于统治的稳定,同时也利于个人美好生活的实现,实事实办。
5.民心与上层的脱节
越来越庞大的食利阶层终将导致阶级间矛盾的扩大,其根本在于民众的民心与上层的脱节,如果民众没有基本的工资、基本的福利,以及合理的工时,那么就不会有民众会为统治阶级站台,而食利阶层相对于民众终究是少数的,如果不使用更强的压力政策,那么一件事在民众之间会很难推行,如果不给予民众基本情绪价值的满足,那么民众的怨气终究会以一种形式爆发,如果不建立一个哲学和道德上的全民的追求,那么民众的精神生活始终是空虚和颓废的,容易被外来势力影响和引导。
我始终觉得需要一个对内的“外交部”,用以团结我们应该团结的民众,让民众能真正有当家做主的认同感,而不是在割裂中慢慢疏远了民众,最终失去长治久安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