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无名氏No.61556425 返回主串
2024-03-09(六)12:23:48 ID:aJm3cqo 回应
非网文记录串
无标题无名氏No.63991097
2024-10-06(日)17:11:46 ID: aJm3cqo (PO主)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刘笑敢
因为年代的原因有一些“富有年代特色”的内容,但总体而言功底扎实见解独到。
越是阅读中哲,我越意识到的一个问题是劳动在其中是缺位的,或者说不是重点论述的。
比如庄子实际上算是最注重“劳动”的中哲作者之一了,他的作品里劳动人民大多处于被赞扬的地位:庖丁、船夫等等。
但对于直接的劳动以及与劳动相关的实现和痛苦的关注仍然是缺位的,于庄子甚至是于大部分的中哲作者而言,它都不过是一个宏大的穷富达困、生老病死、寒暑饥渴等图景的一部分,士人的穷困――一种政治、精神上的穷困与今时代的劳动者的穷困的差异消失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会讲,当下的各种国学大师也好,甚至是一些做中哲的学者或者博主,他不能够真正为群众的生活实践提供有效的精神技术(群众对中哲的热情是毋庸置疑的,不论贫富)许多人读了很多经史子集却仍然不能解决自己生活中的精神痛苦,我想原因就在于这种缺席上――劳动的缺席。
也是在这种对照下,青年马克思的天才凸显出来。
如何去思考我们的劳动,如何应对我们的劳动,什么是善好劳动,如何达到善好劳动,在异化式的劳动中有没有妥协的空间,这才是我们真正要面临的问题。
所有的中哲如果试图真正提供一种有力的生活技术,这样的改造是不可缺少的。
无标题无名氏No.63991683
2024-10-06(日)18:30:23 ID: aJm3cqo (PO主)
>>No.63991097
以及迷思:所谓心斋坐忘朝彻见独之类的修养功夫或许只是虚无,但是碳酸锂、舍曲林却有可能让你真正心斋坐忘( ゚∀。)
所以中哲正统在西医(雾)
无标题无名氏No.63992181
2024-10-06(日)19:31:31 ID: aJm3cqo (PO主)
>>No.63992100
其实是因为我看书习惯多开( ゚∀。)看起来我一天看完了两本,但其实这两本我很早就开始看了,只不过因为并行阅读所以造成了一天看完两本的假象
无标题无名氏No.64008697
2024-10-08(二)12:44:18 ID: aJm3cqo (PO主)
《置身室内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兰小欢
比较中肯全面,不过大多数问题都点到即止。
总体而言写得很棒,适合当做政治经济的普及读物。推荐( ゚∀゚)b
无标题无名氏No.64018960
2024-10-09(三)13:04:24 ID: aJm3cqo (PO主)
>>No.64013064
可以先看《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史》,然后可以看《导读拉康》(肖恩 霍默)(其实我觉得不看也可以),然后可以直接上《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可以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学会拉康。看完这三本书就可以有基本的操作精神分析话语的能力了,更深入的学习就取决于你自己的兴趣了。
无标题无名氏No.64021350
2024-10-09(三)17:53:59 ID: aJm3cqo (PO主)
插句题外话,整两张梗图。
(我串里这么多心灵哲学和精神分析,和人工智能以及神经科学都是认知科学,四舍五入就是一家人所以肯定不算偏题~)
无标题无名氏No.64030944
2024-10-10(四)17:52:11 ID: aJm3cqo (PO主)
《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 伊森 沃特斯
之前看到一位医生写的文章说,现在的小孩抑郁得越来越“标准”了。
痛苦是实在的,但是精神疾病的症状却未必是自有的。阅读福柯的时候我就朦胧地感到,不同时期的主流精神疾病差异很大。可能的解释是,我们把塑病因素和致病因素混为一谈了。
症状是无意识的言说,一个症状是否被放进公众认可的症状池中决定了病人的无意识是否会用该种症状去表达自己的痛苦。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痛苦”本身也是个文化的概念,我们时代的痛苦更大的来源是我们失去了过去给予我们心理支持的那些叙事,现代性的关怀如此脆弱,优绩制的压迫又如此尖锐,以至于现实的苦难加倍地成为痛苦而非“上帝的恩典”。
谈得有些乱,但是总的来说,即使我们可以期望无文化的自然科学,无文化的心理学or精神病学也是不可能的。精神疾病的塑病因素是被文化所创造的(比如可以了解一下我国不同时期的精神分裂发病的典型症状)(以及强调:这不意味着疾病不存在!痛苦与症状在个体的层面是实在的!)期望以统一的心理学去解决疾病,有时反而会塑造疾病。
知乎有个月经问题“为什么现在的抑郁症越来越多了。”其实答案并不是去检查的人越来越多了,抑郁一直存在。恰恰相反,影响因素是多样的:DSM对标准的放宽、时代压力的变化等等,以及――抑郁症越来越多恰恰是因为抑郁症被承认了。
包括LGBT问题等等也是这样(关于这一点感兴趣的肥哥可以参考速发性性别焦虑相关的研究,这很好地揭示了跨性别这一概念是如何“侵入”的,以及重申一遍,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的症状与苦难是虚妄!)如果说我对此持缄默态度,并不因为政治的原因、道德的原因,而仅仅在于――对文化与心灵保持敬畏。
无标题无名氏No.64031057
2024-10-10(四)18:05:37 ID: aJm3cqo (PO主)
>>No.64030944
畅销书,个案研究,通俗易懂,甚至可以边吃饭边看(b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