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向井雅明
【在拉康要说最后一段话的时候,昏暗的教室内部传来奇妙的声音。那是个脸颊粉红,还残留着儿童一般神色的年轻人们发出来的。这位年轻人以纤弱但又有些狂妄的口气,夸张地向拉康提问。内容很有高度。和来参加讲座的人平时提问的艰深难懂的问题不同,他问的是关于拉康的事业的哲学使命的问题】。
以上是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所写的《法国精神分析史》中描写的,如今站在世界精神分析界顶峰的雅克-阿兰·米勒,第一次出现在拉康面前向他提问的场景。当时即使在法国也没有多少人能理解拉康的理论,但这位20岁的青年却懂得拉康的理论。不仅如此,他提出的问题,拉康在他以后的研讨班里还会拿这些问题来用。这样的表现令人惊讶。
片冈一竹先生委托我为他写他的首部书的序文。我拿到他的原稿时,想起的就是米勒的这次出场。因为,一竹和米勒一样,在我们这种【普通的】拉康学习者会感到难以置信的如此年轻的年龄,就对拉康有自己的理解,并且有了自己的著作。
他们不止这一点相同。两人的专业都是和临床不直接相关的哲学界。这是理解拉康的关键。拉康虽然自己一直以既存的临床界为目标群体进行教育活动,但我认为由于受到医学偏见的影响,他的思想并没有被临床界所接受。他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尚未受既存思想影响的“独身者”(注:原文是Bachelor,有独身者和学者两重意思)身上。精神分析的本质,不在病理的领域,而在伦理的领域。也就是说,精神分析的问题不是关于病人的问题,而是关于所有人的生活态度的问题。人类的精神问题,常常来自于在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上遭遇的困难。所以,相较于医学,精神分析与哲学、思想、宗教离得更近。通过精神分析能够发现,即使是身体的症状,很多也具有伦理的内涵。不要忘记,精神医学的最大的源泉还是哲学。(比如说康德对精神医学发展的贡献)
这两位年轻人当然也有不那么一样的地方。米勒当时以哲学学者的姿态研究精神分析理论,很长一段时间没亲身接受过精神分析,只是在旁边观察。结果,他过了很久才开始觉得自己也应该接受分析,进入分析时已经比较晚了。但是,本书作者在大学院就读时,即使时间和经济上都称不上充裕,就下定决心要自己接受精神分析。在日本,没接受过分析说话却像个分析家的人并不少,从这一点能看出本书作者对精神分析的真切态度。
拉康思想在法国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离不开像米勒这样的青年。在如今的日本,因为青年们的努力,拉康的接受度在质和量上都有很大提高。希望本书也能成为这个趋势中强有力的动力之一。
恰逢四月转暖,新芽初绿。群山绿意盎然,仅在其间散步就觉心旷神怡。片冈君的书就仿若这动人心弦的满山初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