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模式 - No.50603768


No.50603768 - 文学


无标题无名氏No.50603768 只看PO

2022-07-20(三)14:37:31 ID:ZnQRwoD 回应

岛民们有没有对拉康派精神分析感兴趣的呢?
最近拉康在互联网上越来越频繁地被提起,但多是伴随着一些艰深难懂的术语,加上国内与拉康相关的书籍也比较少,这就给入门拉康带来了一些困难。
上日亚找书的时候,偶然看到一本《疾风怒涛精神分析入门》,读完觉得相当流畅且易读。于是决定翻译过来放到岛上,作为翻译练手,也给新岛做一些内容贡献。(毕竟看了几年岛都没怎么发过串)
之后大概会每天花两个小时更新,翻译到哪算哪,应该会坚持把整本书译完的。

支持任何意义上的转载与使用,且无需标明出处

Tips无名氏No.9999999

2099-01-01 00:00:01 ID: Tips

发芽的洪! ︵ᵟຶ
( `д´)ジ

无标题无名氏No.50748684

2022-07-26(二)21:30:20 ID: ZnQRwoD (PO主)

◉害怕向女性屈服

他一直以成为父亲那样的人为目标。但其实,父亲身上也有他不太认同的地方,那就是对女性的屈服。他唯独不想看到父亲在母亲手底下唯唯诺诺的样子。

祖父还没到晚年的时候还算有钱,经常拿些钱给父亲零用。当时他家里算不上富裕,所以父亲为了多拿些钱,接待祖父来家里时总是点头哈腰的。每次看到接受祖父【奖赏】的父亲时,他总为那种【简直像是情妇一般谄媚的态度】而苦恼着。

是的,【不想向女性屈服,不想像女性一样向他人屈服。】他的心中藏着这样一种想法。

避免强迫他人,采取一种自由主义者的态度,也是因为如果自己强制别人做事的话,会有受到别人强制的危险。但只有在面对女性的时候,由于向她(们)屈服的恐惧太强烈,所以在屈服之前自己就先声夺人。

因此最后造成了他【不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的愿望。对他来说,接受祖父的遗产这种【零花钱】,就意味着和父亲一样,采取了一种向他人屈服的,女性的态度。

因此,他总是不能去送文件。而且即使最后送出去了,他也觉得自己被放在一个女性的位置上了。这种想法,以“将象征着男性的伞遗失”这种过失的形式表现出来。

无标题无名氏No.50757819

2022-07-27(三)10:11:11 ID: ZnQRwoD (PO主)

◉注意到<另一个自己>

长篇大论地说了很多,但正如前述,重要的不是说明这些【意义】之类的东西,而是要注意到潜藏在他的遗忘行为下的,自己的【别的欲望】。

注意到时,就出现了与【自己是尊敬父亲的开明的人】这样的映像(=自我)相反的,无意识的主体。背叛了自己信条的自我,希望着【我绝不会希望】的事情的自我,发现这样的另一个<自己>的瞬间,无意识的主体就出现在那里。但主体只会在这一瞬间出现,下个瞬间就已经不在了。

在精神分析中,分析家就是要让这样的无意识的主体出现。

比如说,假设他在分析室里聊上面的事情的时候,他说【...感觉我就像冒失娘(ドジっ娘,ACGN用语)一样在冒傻气啊】时,分析家就可以反问【冒失娘?】通过指出这句话中出现的女性相关的东西,就可以让话题转向和之前的【遗忘寄出邮件事件】似乎没什么关系的女性性的东西,注意到遗忘并非是一种单纯地偶然。于是就注意到,与自己所认为的自己不同的另一个<自己>,正影响着这次事件。

相反,如果这个词没有被指出,将【工作很多太累了】或是【那个邮局的职员很凶,不太喜欢他】之类的作为借口,那么从这些借口中什么也无法产生,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无标题无名氏No.50757857

2022-07-27(三)10:13:36 ID: ZnQRwoD (PO主)

>>No.50757819
......勘误
{背叛了自己信条的自我,希望着【我绝不会希望】的事情的自我}改成
背叛了自身信条的自己,希望着【自己绝不会希望】的事情的自己

无标题无名氏No.50758073

2022-07-27(三)10:26:35 ID: ZnQRwoD (PO主)

分享图片

无标题无名氏No.50774886

2022-07-27(三)23:39:00 ID: 4QGO5Rh

支持

无标题无名氏No.50775386

2022-07-27(三)23:57:48 ID: WIVx0DJ

以订阅

无标题无名氏No.50780547

2022-07-28(四)08:46:57 ID: ZnQRwoD (PO主)

立个小目标,今天译完第I部

无标题无名氏No.50782650

2022-07-28(四)10:52:36 ID: ZnQRwoD (PO主)

◉主体在一瞬间逃遁

不过,分析家不会展开上面那样的冗长的说明。其实这种说明,只不过是分析主体陈述完之后的,一种事后的构建。

而且,这里说明的【自己是个轻蔑父亲,害怕女性式屈服的人】这种映像,只不过是另一个(新的)自我而已。所以这也不是主体。无意识主体的所在又滑向了别的位置。也就是说在那个位置,已经发生了对无意识的新的压抑。

【自我这个伪主体的外部,存在一个无意识的主体这个真正的主体】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存在的东西只有自我。主体不存在(或作为潜在的东西存在),而只是一种产生于一瞬间的东西。所以试图让主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然后对其存在进行说明的做法都是徒劳的。想要这么做的时候,主体已经哪里都不在了。

主体总是一种<另外的东西>。主体始终是以【并非如此的东西】【用目前的想法无法说明的东西】的姿态出现。【有一个<自己>正说着与自己想说的事情不同的事情】,主体就是一种具有这样的二重性的东西。

因此我们能做的事情是,找到自己内部存在的二重性,注意到还有<另外的东西>存在。主体有时出现在我们经历的一些偶然事件中,有时又出现在分析时的口误中。

无标题无名氏No.50782664

2022-07-28(四)10:53:30 ID: ZnQRwoD (PO主)

◉特异性与一般性的相克

论述进行到此,终于可以回到前面那个被搁在一旁的问题了。就是【为什么精神分析非得以特异性为目标不可?】这个问题。(「◉不要理解患者」)

特异性之所以重要,其理由可以总结为下面这句话:【通过排除特异性,无意识的主体得以产生】。

这是怎么回事呢?正如前文所述,我们本质的部分是特异性的。但是,如果我们都是完全特异性的存在,那所有的交流沟通都不可能了。因此,我们一生下来就被导入了<一般性的东西>,被迫在其中度过每一天。

自我,就是因<一般性的东西>的导入而产生的。自我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产生的【自己】,是仅仅在他人的目光下才形成的【自己】。(将在下一章详细论述)自我中没有特异性,因为特异性是他者绝对看不见的东西。

既然特异性被排除了,一般性的世界就不能完满。一旦进入一般性的世界,就必须放弃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特异性的东西。这样产生的一般性的世界中,【最重要的东西】永远是缺位的,因此就成了一个总有哪里令人不满的世界。

正因为有这种根本性的不满,无意识的主体才得以出现。正如前述,无意识的主体是以<发生(happening)>的姿态出现的。如果能够满足于一般的世界,那就不用特意发生这种麻烦的东西了吧。但是正因为内心深处抱有不满,所以才以过失这种形态发起抗议。

精神分析以无意识主体的显现为目标。那最终也就是以冲破一般性的世界,让特异性出现为目标。分析进入最后阶段时,会产生在此前的一般性的世界中没有的<全新事物>。

确实,也许有人会诧异:【发现那样的<全新事物>(特异性),对患者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也许还有另一种疑问:【心理治疗归根结底是要消除症状,特异性什么的,终究只是次要的问题不是吗?】

但是,清楚明白地说,只要特异性不出现,症状所带来的痛苦就不会消失。因为,无意识的症状所带来的痛苦,是基于特异性被排除在一般性的世界之外,这个根源性的不满的。

不过,也不是说只要发现了特异性,症状就能完全消失。只是,不再受症状之苦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说起来为什么人会受症状之苦呢?在这里不能一一举出其原因,但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带着症状的话,自己就处于世界的一般标准之外了】。

【我是个不能适应社会的人。不管过了多久,症状都治不好。但是普通人是不会因为这种事苦恼的吧。大家都能随便克服的事情,只有我自己没有办法克服。我在受这种苦的时候,大家却在享受工作、享受兴趣、享受恋爱、享受人生!明明我也应该去享受人生的......】。

这样的感叹,应该谁都听过或者说过吧。

这种懊恼,就是因特异性与一般性之间的相克而生的。有许多人会这么想吧:【想和大家一样,想获得社会上的成功,想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但是症状阻碍了这一愿望。总在关键之处闯出遗失和失言之祸,想要尽早改正注意力涣散(过失)的毛病而返回日常生活,可罪恶感从未消失......症状总是摧毁着在一般性的世界里的成功。

这些症状性失败的产生,只能是因为被排除了的特异性在主张自己。越是希望成为符合一般【基准】的人类,特异性越是暴力地想要展现自己。结果,就造成了诸多的烦恼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