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转一下以前的笔记吧。
《自由是一种责任》
演讲者,张维迎:北大国发院前身CCER(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创始人。
历史背景与问题提出
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且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但中国在过去500年的发明创造方面几乎空白:250万年前至2008年间全球共1001项重大发明,中国贡献30项(3%)。30项全部出现在1500年之前,占当时全球重大发明的18.4%。最后一项是1498年的牙刷,也是明代唯一重大发明。1500年之后的838项重大发明中,无一项来自中国。
现代产业与中国的贡献
现代经济增长源自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现在出口产品按国际标准有98个两位数行业,1222个四位数行业,5053个六位数行业。在众多新产业与产品中,没有一个新行业或重要产品由中国人发明。以汽车产业为例:1880年代由德国人创造,1900-1981年间有600多项重要创新。虽然中国现在是第一汽车生产大国,但汽车技术史上有名有姓的发明家中没有中国人。即使在冶金、陶瓷、纺织等中国曾领先的行业,近三百年重大发明创造中也无中国人贡献。1500年前:全球分割,技术传播缓慢(如造纸技术传播用了数百年)。1500年后:全球一体化,技术快速传播,创新有了国家间的可比性。
人口规模与创新的关系
理论上人口规模越大,创新越多,且呈指数关系。物理学家发现发明创造与人口遵循正5/4指数缩放规则。中国人口是美国4倍、日本10倍、英国20倍、瑞士165倍。按此规则,中国创新应是美国5.6倍,日本17.8倍,英国42.3倍,瑞士591倍。实际贡献却几乎为零,甚至不及瑞士的一个零头。
问题根源:自由的缺失
创造力依赖于思想和行动的自由。中国OO的特点是限制人的自由,扼杀创造性和企业家精神。中国最具创造力的春秋战国和宋代也是历史上相对最自由的时代。1500年后西方通过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走向自由和法治,中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自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灵不自由,行动不可能自由;言论不自由,思想不可能自由。
自由与创新的关系例证
匈牙利医生塞麦尔维斯因提出医生接触产妇前需洗手的观点而丢掉工作。印刷机的发明促进阅读普及,推动了眼镜和光学技术发展。显微镜的进步促进了微生物理论和细菌学的创立,改变了人类卫生习惯和寿命。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中国经济成就建立在西方300年发明创造积累的技术基础上。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技术和产品都是他人发明。中国是套利者而非创新者,没有狂妄自大的理由。中国能用7%可耕地养活20%人口依赖于化肥,而氮肥生产技术来自德国科学家。
结语与期望
未来中国能否改变过去500年创新史上的空白,取决于能否提升中国人享有的自由。只有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和创造力。推动和捍卫自由是每个关心中国命运的人的责任,更是每个北大人的使命。